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风采 >

79岁人民陪审员王克勤:为百姓排忧解难十八年

来源:运城新闻网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9-08-20 09:28


  一句座右铭,支撑十八年

  “执行法律要像大山那样坚定不动摇,保持自己操守像玉石一样洁白”“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临猗县人民法院孙吉法庭的人民陪审员王克勤刚刚上任,书法大家赵望进为他书写了这两句话、两行字送给他。他如获至宝,牢记在心,一直当成他的座右铭,支持着他,鼓励着他,也一直监督着他,一干就是十八年。走过了风风雨雨,陪审了近五千件案件,调解了三千多件,无不渗透着他的艰辛、汗水、泪水和那一颗赤诚的心及坚韧不拔的决心、信心。十八年来,他多次受到县、市法院的表彰奖励,还被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运城市司法局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光荣称号。

  自从当上陪审员,他身上多了一个小挎包,里面不装别的,只有两样:一个笔记本和一本《法庭守则》。粗笨的双手一有空就拿起笔,抄条法律条文,记个典型案例。法院订的《人民法院报》和《法制日报》,还没轮到其他同志看,就被他这里画得一行行粗杠,那里标了一串串小字。有一句话常挂在他嘴边,“光有热情、光有心劲不够,要有真本事”,这陪审员要想当得称职,就得多学习,咱不比人家法官,不是大学毕业就是法律专业毕业,咱是个农民,不笨鸟先飞,不能总落后吧,总有一天会被淘汰的。

  他虽然年龄最大、笔记记得最多、庭前调解话语最多、经他手调解结案数最多,眼睛也花,但报纸一天也不能落下,电视里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凡是法治节目他从不放过一期。“我家的电视,别人就别想看了,他全占了。”老伴说,“有一天孙子想看少儿频道,趴在爷爷肩头,说好话,软缠硬磨,他硬是没让一下。”他从书本上学,从电视上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多听多问多记多看。如今,他熟门熟路,调解起案件引经据典,入情入理入法,俨然一个成熟老练的“老法官”。

  再忙再难都不在话下

  每年的9、10月,正是临猗县苹果成熟、采摘、储藏、销售的旺季。随之而来的果农、果客、果商之间的矛盾纠纷日渐增多。过去是矛盾产生了,纠纷发生了,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告上法庭,才去处理,难度相对增加。他种过苹果,也销过苹果,其中原因最为清楚。主要还是起诉,只说一句话,口头协商说了算,到后来发生问题了,双方都指责对方,他就建议法庭不能坐等案件上来,要主动出击,走出办公室、走出法庭,走进果园,走村串户,宣传法律、供销知识。

  把矛盾和纠纷设想在前,把问题处理办法告诫在先,把有关的法律条款、法律知识宣传到位,虽然他辛苦了许多,甚至一天喝不上一口水,吃不上一顿饭,口干舌燥,嗓子发炎、发痒、发肿,甚至声音嘶哑,但总感到能为百姓排忧解难、消化矛盾、解决纠纷,心里也算是一种慰藉。

  就没有碰到过钉子,遇到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我就要像一把火,你就是一块石头也要暖热你。叫你不撞南墙就回头”。

  他甚至有时觉得别人不理解他苦口婆心工作为的啥?七七八八不厌其烦做工作为的谁?想打退堂鼓,但一想到自己是一名人民陪审员,陪审员不为人民,怎叫人民陪审员,瞬时不良想法一扫而光。

  农忙时节,正是苹果销售旺季,他家可就没有事?不,他家也有苹果要采摘、装运、储藏、销售,他家也有小麦要种,庄稼要收,要晒要藏。但他顾不上这些,晚上回家给老婆、儿子一家交待交待,开个家庭会,第二天又奔上去法庭的路。家人也从没指望过他,“他在也权当没他这个人”,他老婆有时气不过发几句牢骚。

  是陪审员,更是调解员

  陪审员是什么?他有自己的定义:就是当事人和当事人之间的调节器,是促进案件和解的添加剂,是和谐双方当事人关系的润滑剂,是法院和当事人之间的连心桥、红丝带。

  在参与陪审案子庭前调解时,他做到:一声问候送上、一杯水端上、一把椅子请坐,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一下子拉近了法官与当事人的距离,缓和了气氛,缓解了双方剑拔弩张的情绪。用他总结的话说,就是“放气法”,想方设法揣摩当事人的心理,摸清案子的症结,消怨气、增和气。一次,他处理调解一起因打架斗殴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两个年轻人因邻地浇地发生纠纷。双方打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住院费花去了好几千元,一来到法庭上,都赌气不要一分钱,只要把对方拘留了就行。他先是递上两杯水,拉双方坐下,“你说你们俩,只为这点小事还干上架了,这地还浇不浇了?打架打得不浇地,还种地不,还收庄稼不,还要苹果不?”“年轻人火气再大,也要使在正经地方,在这能是英雄?还不是两败俱伤?”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得两个年轻人低头不语,之后起身握住他的手,表示再也不干傻事了,并愿意赔偿对方的损失。

  陪审员和当事人之间是等号

  他常说,陪审员是人,当事人也是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不是谁高谁低,谁强谁弱的事,不应有贫贱富贵之分。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陪审员就是要婆婆妈妈,把当事人当成亲兄弟、亲姐妹。

  有这么相邻两家,因一方在家养猪影响另一方的正常生活,双方经常因此事吵闹不休。起诉到法庭后,他在开庭前进行了调解。“好兄弟呀,你虽然在你家院内养猪,别人无可非议。你家住东边,原告住西边,两家只有一墙之隔,你在你家院内喂猪,就只考虑你挣钱,不想想邻居在闻你家猪的屎尿臭味,遭你家猪惹的苍蝇乱飞,邻居该怎样正常生活?另外猪的哼哼声,老远谁都能听见,也影响邻居的睡眠和生活。你不考虑长时间和猪生活在一起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会传染疾病,也不考虑邻居的感受。再说,按法律规定,邻里之间应相互体谅对方,不能影响对方的起居生活和身心健康,法律条文也是有限制的,这样才能搞好邻居关系。还有通风、采光等方面,都要考虑邻居的利益先不受到侵害。”一次调解未奏效,就两次三次,反复多次。他还亲自登门实地察看,发现邻居养猪占地使院基成刀把形时,他又借机做工作,虽然养猪得了利,但院基却成了刀把形。他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亲兄弟般的调解,终于使对方明了事理,主动移走了养的猪。两家和好如初。

  有一年,一起合伙生意纠纷案摆在他的案头,起因只是因为双方结算账目不清,争执不下翻了脸,生意也停了,打起了官司。他就当了一回审计师,帮助他们算起了账,一笔笔、一件件、一张张都不放过。双方都算了后,对他的结果心服口服。一方撤诉,双方又重新开始了合伙生意。他拍着双方的肩膀说:“就这么个事,争执不下还打官司,让人笑话不说,人家不议论你们小肚鸡肠?只要认我这个老兄弟,就听我一句劝,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分心平气和。”最后,双方非要请他喝一杯,他婉拒了。两人又商量给他个表示,他一听便发火了:“我这个陪审员,陪的是良心,不是为了好处,只要你们好好的,我比谁都高兴。”

  数年来,他陪审了多少案,调解了多少案,他是说不上了。土地纠纷、家庭纠纷、离婚纠纷、抚养纠纷、赡养纠纷、债务纠纷等各种案子,他调解了不计其数。正如庭长给他总结的一句话:只要案子交给他,十有八九能调解,十有八九能顺利执行,十拿十稳不会出现反复,十拿十稳息事宁人,十拿十稳案了事了。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他已白发、满脸皱纹,但他总是充满着青春活力,“我就是老黄忠,就像申纪兰一样,活到老干到老,我还能再干二十年”。十八年的陪审历程坎坎坷坷、一言难尽,但他总是充满着信心和力量。党的十九大提出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部署,给陪审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他更加青春焕发了,他要在法庭这块小天地,创出一片充满和谐、团结、安定、正气的新天地!

  人民陪审员——一个光荣神圣的名字,一个伟大而艰难的岗位,一颗建设法治国家宏伟征程中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