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 >

警惕!不要上了骗子的当

来源:运城日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9-10-23 10:20

  记者近日从市公安局获悉,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增多,今年年初至10月15日,全市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立案1840起。为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力度,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打击网络电信犯罪工作专班,成功破获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及时止付账户2118个,止付金额9500万余元,冻结账户521个,冻结资金7000万余元。除了加大精准打击力度,公安部门还设立了预防劝阻环节,通过大数据发现有群众长时间与可疑号码通话,便会及时通过电话、短信、赶赴群众家中面对面劝阻等方式,提醒群众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公安部门还联合媒体共同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遏制犯罪的发生。

  当下,电信网络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新的诈骗模式层出不穷,这无疑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有网友感叹,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真是防不胜防,市民应多留个心眼小心防范。那么,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有哪些,最近又有哪些新手段呢?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解。

  据了解,公安部公布的19类诈骗手段中目前有16类在我市出现过,公安机关整理出了7类在我市范围内典型多发的诈骗种类。

  ——“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诈骗”。这类诈骗主要针对一些青年男女。常用的套路是犯罪嫌疑人通过购买的虚假身份信息在世纪佳缘、珍爱网等婚恋交友网站注册,假扮单身高富帅、白富美、中年成功人士等,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有交友婚恋需求的单身用户,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增进信任与好感,并确立男女朋友关系。随后,犯罪嫌疑人虚构某赌博网站存在系统漏洞,可以利用该漏洞修改中奖倍率挣钱,但由于自己正在出差中不方便操作,遂请受害人帮助操作,并告知受害人网站地址,登录账户名、密码等信息,要求受害人将账户资金对半投注。与此同时,犯罪嫌疑人会在后台修改中奖倍率,让受害人从表面上感觉确实通过此方法挣到了钱,从而骗取受害人对网站存在漏洞的信任。取得信任后,犯罪嫌疑人谎称这个漏洞很快会被发现,要受害者拿出全部资金进行最后几期的投注实施诈骗。这种诈骗手段,受骗人员单个损失一般比较大。

  ——“刷单诈骗”。受骗群体主要是学生、孕产妇、无业人员。该类诈骗主要以刷单返现为诱饵,采取前期小金额返还“佣金”,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以“双重任务”“高额返现”等借口,骗取高额刷单本金。这种诈骗手段在我市高发,受骗人员数量较多。

  ——“冒充公检法诈骗”。受骗群体主要集中在高龄离退休人员、教师、医生等相对收入较高人员。该类诈骗利用受害人对公检法系统的信任,虚构违法事实,欺骗威吓受害人,通过让受害人汇款证明“财产合法性”等方式实施诈骗。受害人被骗后往往损失大、醒悟迟,因此挽损少、打击难。

  ——“理财类诈骗”。受骗群众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学生及其他群体,一是收藏诈骗。犯罪嫌疑人一般会假称将举办拍卖会或买卖古玩、艺术品等,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缴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账户实施诈骗。二是花呗借呗、京东白条,信用卡升级提额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手机或短信群发平台给受害人发送短信,声称受害人符合可以提升借贷额度、信用卡升级的要求,并留下联系电话,待受害人与其联系后,即以“缴纳定金”“手续费”等名义实施诈骗。三是解除分期付款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贷款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发送短信称受害人信用卡逾期未还、信用卡已被冻结,会影响受害人银行征信和支付宝信用积分,进而诱导受害人进行汇款实施诈骗。

  ——“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受骗群体主要是经常网购的中青年。该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在非法获取公民网购信息后,电话冒充客服,声称所购商品因“质量问题”“快递遗失”等种种原因需退款至受害人账户,诱骗受害人按照其指示操作相关步骤,受害人后通过转账、扫二维码被骗,或受害人被骗互联网借贷后将借到的贷款转账至对方账户。

  ——“冒充老板、客户诈骗”。受骗群体主要集中在企业财务中,尤其是民营企业等财务制度相对较不完善的单位中支配账户的出纳或主管。该类诈骗特点明确,均是模仿老板QQ、微信,采用加好友、建群方式诱骗转账,或是模仿客户邮箱,以虚构交易、支付账款等方式诈骗。

  ——“冒充亲友诈骗”。受骗群体主要是中青年,多以盗取亲友的QQ号码、微信、微博等方式,虚构车祸、买机票、重病等理由,骗取事主同情,达到诈骗的目的。

  据了解,目前网络诈骗正在取代电话和短信诈骗,成为电信诈骗的主流。在电信诈骗中,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传统的看法是,老年人才是各类诈骗的主体,但实际上年轻人受骗的范围更大,更加防不胜防。网络诈骗之所以相对较为突出,这与互联网社会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网民数量逐渐扩大,年轻人是主要的用户群体。通过网络进行社交、求职、购物、婚介等,已经是生活常态,年轻人比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更多,所以被骗的概率也就更大。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移动APP日渐代替了电话、短信等相关服务功能,这就导致部分电信诈骗从电话、短信端向网络端转移。

  妇女、学生、老人等是公安机关根据发案情况,梳理出来的易受骗人群。为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联合社会力量精准宣传。

  针对妇女、学生群体,公安部门加强与教育、妇联部门的联系,组织学校开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安全教育,尤其针对高三即将毕业和大一入学新生“一出一进”两类学生,做好常见诈骗手段防骗教育,加强校内防骗宣传阵地建设,发动校内学生会、家委会、教师工会等组织,建立由学生、教师、家长等组成的防骗公益志愿者组织,并探索建立市级层面的教育防骗联盟,推动涉校宣传防范。此外,组织派出所主动对接辖区学校,通过开展民警讲座、张贴海报、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在校园内进行防骗安全教育。

  对离退休等老年群体,公安部门注重对该类人群信息的发掘,重点梳理出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及子女在外独居老人等人群,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并将该类人群的宣防重点放在冒充公检法手段上,明确“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中说你涉嫌案件”“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中要求资金转账”“接到任何可疑来电,先打110核实”等关键内容。

  对财务出纳群体,重点宣传盗用或冒充老板QQ诈骗和假冒客户虚假电子邮件的诈骗手段,组织各派出所对辖区企业财会人员进行全面宣防,在财会办公室内显著位置张贴防范冒充老板、客户诈骗的宣传海报,宣传近期企业财会人员被骗案例,促进辖区企业建立健全完善财务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财会人员被骗的可能。

  对于已经上当受骗的人员,各派出所一律要引导其关注我市反诈骗公众号,并列入重点宣防人员名单,充分宣传各类诈骗手段,切实提高被骗人自身和家庭的防骗能力,防止再次被骗。同时,派出所要引导被诈骗人员主动向周边人员宣传防骗知识,实现宣传效果的扩大。

  民警提醒广大群众,虽然骗子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后总要落到转账上来。在生活中,群众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注意生活中、上网时都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尤其是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在涉及转账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记住转账的号码,赶紧拨打110报警。警方提示,目前我市通过110报警就可实现紧急止付,所以越早报警,止付的速度越快,资金就越有可能保住。

记者 张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