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苑 > 表里河东 >

安邑古塔疏证

来源:运城日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9-07-12 09:35

  (一)

  清康熙版《平阳府志(卷三十一)·古迹》载:“兴国寺塔,唐贞观年建,有碑记。塔高三十丈,基广亩余,尽以砖甃(zhòu,用砖砌壁)。”

  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二)·古迹记》云:“太平兴国寺,在城内东北,旧志云建于唐贞观时,《通志》谓建于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然以塔内造像考之,断非唐以后所建,疑唐时别有寺名,至宋嘉祐重修,始改今名,惜寺碑残缺无证,俟再考。寺内有塔十三级,高二百六十尺(86米)。”

  (二)

  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五)·文选》载: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县长郑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记》云:“安邑县署东有兴国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耸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弃于颓垣野草之间,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四月,余由临汾移守斯土,拟徙石而存之……发地以觅之,又得残石二十七种,悉置于房公祠……”

  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六)·诗选》有民国元老、县志主编、著名学者景定成(梅九)自解云:“邑中太平兴国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谚云:‘安邑县一座塔,一口气念不下十八匝。’实则十三层,塔内有元魏造像。”

  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三)·金石记·谯郡太守曹恪碑》(按:此碑北周天和五年立,原在本邑石碑庄,后移入太原傅公祠保存,石碑庄即以此得名。)碑文云:“景明中(公元502年)会安邑府君卒(按:曹恪之父亡故)……至延昌二年(公元513年)复遭母忧(按:指曹恪之母逝世)……(西魏)大统初(公元535年),君齿班喻矩,旨授本土谯郡太守,君妙窥玄综,深入禅惠,机洞须漶□,慕□净名,超遥解脱之门,放浪清旷之域。君虽老而敬信俞笃,年将暮而修崇无忌。于是□□法身□融□教造浮图一区□□形体□于实相手写《法华》《涅槃》,常奉诵读,恒持斋戒,罔有劳倦……。大统十年(公元544年)忽遭疢(chèn,病)疾,医祷□□□□芩苓,泛泛之影已沦,滔滔之波不住,春秋九十有七,终于临民……天和五年(公元570年)十月,卜厝于夏禹域之西北□□原之南……”

  意思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东郡,父亲跟从太武帝征讨盖吴有功,致仕休养于安邑。父母皆卒于安邑。太守本人87岁时,敕封为安徽谯郡太守虚衔,并未赴安徽就职。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倾其家资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经,朝夕诵读,公元544年因病逝世,享年97岁。公元570年,卜葬于夏禹邦邑西北高涯原(鸣条陌别称)的南坡……”

  郑裕孚见过并存放过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当有据;梅九断言见过塔内造像绝非唐以后所建。《曹恪碑》所记,有力地证明了安邑古塔建于唐宋以前。因为据县志记载,安邑县所有寺塔,除太平兴国寺塔外,全都是唐代以后的。

  曹恪以90岁高龄,当时每日坚持斋戒,早晚诵读钻研佛经,若无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独自痴迷如此,势难想象;况当时雕版印刷尚未兴起(我国最早的版印《金刚经》是在唐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手抄两部佛经,也不可能跑到很远的地方,更不要说造佛像、佛塔送给外地寺院了。由此观之,北魏延和二年所造太平兴国寺塔,“似与太守造浮图有关。”二者当有某种必然的内在关系。倘如此,安邑古塔则是迄今国内现存最早的砖塔了。

1562895669480990.jpg

  (三)

  太平兴国寺塔名称之由来,可能与元武帝灭佛、文成帝兴佛有关。

  光绪六年《夏县志》曰:“元魏太武帝神䴥元年(公元428年)别置南安邑城(即今盐湖区安邑镇)。”

  据《中华文明大博览》载:“太武帝崇信道教,厌恶佛教,曾于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下诏,禁止王公、庶民私养沙门(和尚)、巫觋(xí男巫)违者斩杀沙门、巫觋及主人全家。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三月,太武帝率军亲征盖吴起义时,攻入长安,入佛寺观马,见室内有兵器,认为此物非沙门所用,定是与盖吴通谋,企图作乱。又见寺中有很多酿酒之器及州郡官民财物,密室内还有妇女,对佛教就更加厌恶,遂于本月下诏进一步灭佛,规定:‘浮图形象及胡(佛)经,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皆坑之。’‘自今以后,敢有事胡神及造形象泥人、铜人者□诛。’因太子晃素好佛法,故意延迟发布诏令,远近沙门多闻风逃匿,佛教经卷也多秘藏,只有寺塔遭毁无遗。”又载:“太武帝晚年对佛教禁令已有所放松,民间往往私下信奉。魏文成帝登位后,许多大臣多次请求解除佛禁,恢复佛教,使人民的希望有所寄托,以巩固北魏政权。兴安元年(公元452年)12月11日,文成帝下诏,各州郡县众居之所,允许各建一所寺院。人民愿望遁入沙门者,可以出家,但须限制人数,大州为50人,小州为40人。于是各乡将以前所毁坏的寺院逐步修复起来。”

  太平真君灭佛,文成兴安兴佛。于是延和二年所建浮图,毁后得以重修恢复。太平兴国寺塔名称,大概就是取前后两个年号以命名,用以反映拨乱反正的社会大变革。如果这一推理不妄的话,安邑古塔又是最具历史纪念和时代标志的灯塔性建筑了。

  (四)

  除了上述“最高、最早、最具纪念意义”外,安邑古塔还有一“最”,即建筑技术最神奇精妙。

  据《安邑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地大震,城屋倾,人死,塔从顶裂至七层。万历(按:应为崇祯1636、1638、1639年)地震仍复合。及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阴历九月大地震(自西北来,约15分钟)将塔顶震落,上盖铁锅一口,口径约五尺,已堕碎。铁塔尖一支,长约丈余,下径约两寸,上铸‘绛州’二字,绕铁尖之下有铁螺旋一座,如展开盘香,通宽三寸余,厚约四分,皆堕下。”由此可知此塔防震性能极强,且塔顶筑有避雷装置。

  因而一千多年来,安邑古塔屡遭地震及无数次雷雨电击,饱经磨难,至今仍屹然耸立。正是这种神奇的建筑艺术和经历,安邑古塔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逐渐衍生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脍炙人口的诗文词赋这一束瑰丽的塔文化奇葩,因而又使这座千年古塔更加充满神奇色彩。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安邑震感强烈,塔顶东南角砖石也震落堕地,千年古塔又一次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总而言之,安邑古塔建筑艺术堪称华夏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