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苑 > 表里河东 >

河津卜子夏庙、祠与卜氏宗祠考略

来源:运城新闻网 | 责任编辑:王英 | 发布时间: 2020-06-10 10:22

公元前476年,孔门高足卜子夏受晋国魏斯父子之聘赴龙门西河设教,约前420年在西河哭子镇逝世,墓葬龙门东南二十里,皮氏古邑正北五里,今东辛封村东南一里。卜氏子孙世代在河津繁衍生息,并按照传统习惯建庙立祠,祭祀子夏与列祖列宗。因历代政治礼制不同,中国历史上名人望族之家,既有专祀名人的祠庙,也有祭祀列祖列宗的宗祠家庙。作为世代望族的西河卜族,也遵此例。专祀子夏的建筑,或称子夏庙,或称子夏祠;祭祀卜氏列祖列宗的建筑称卜氏宗祠(或卜家祠堂)。

  宋司马光在给文彦博家庙撰写碑文时,考证了历代家庙的变化:先王之制(指周王),自天子至于官皆有庙……(秦)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汉室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魏晋以后,渐复旧制……(《温国文正司马公集·文潞公家庙碑》)。

  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皮氏县一篇注文中叙记:“河水又南,经子夏石室,东南北有二石室,临侧河崖,即子夏庙堂也。”如《西河设教·西河考》所说,子夏石室位于今河津清涧湾口正西黄河岸畔。因《水经注》为北魏后期所作,自汉至北魏,公卿贵人祭祀建筑皆称祠,周代称庙,所以该文所记“子夏庙堂”必为先秦建筑,必然是战国时期魏国所建,更有可能是子夏逝世后,魏文侯与众同学为了纪念祭祀恩师而创建子夏庙堂。这是皮氏邑,也是全国第一座祭祀卜子夏的庙堂。这一建筑北魏时尚在,后来由于自然原因地貌巨变,尤其是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蓄水,河槽上升,已被黄河巨浪吞噬。

  清光绪五年《河津县志》90页记载:“(卜子夏)墓北有祠。”中国古代祠堂一般都建在居住区内。在墓地建祠,历史上只有汉代,这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礼制或风俗。汉代卜子夏受到上层社会的特别尊重,作为贵族的西河哭子镇卜族,社会地位显荣,经济富庶,按照当时的礼制,在墓北建卜子夏祠堂,专祀始祖卜子夏。为了好管理,可能此时哭子镇部分卜氏有了移动。同时,为了祭祀列祖列宗,又在哭子镇内建卜氏宗祠。

  清光绪五年《河津县志》90页原文载:“(卜子夏)墓田一顷,碑刻‘魏国公卜子夏之墓’,墓北有祠。”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也就是元至元四年,度宗封卜子夏为魏国公。元统治者承认了这一封号,在墓前立碑,因此这段文字必是元朝人直接记述的当代史,明、清在修《河津县志》时,遵照古人修史“述而不作”的原则照记下来。清光绪五年《河津县志》115页又记载:明弘治三年(1490年)佥事胡汉在东辛封村西重建卜子祠,将原立于墓地的元代《魏国公卜子夏茔碑》移于祠内保护。这说明,汉代在墓北所建的子夏祠堂已毁于元末明初的社会混乱时期。因原墓祠距清涧五里,距东辛封一里,大约为了好管理,明代政府重建时,就选址在东辛封村西。明正德九年(1514年)副使吴江修。嘉靖乙卯冬地震,堂宇墙垣俱颓落。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县令高文学重修,重建祠堂三楹,进深三间。祠堂正厅,暖阁之内,一米左右高的座台上,塑卜子夏封魏国公座像,高约2米。塑像身穿九章之服,头戴九旒之冕,手执镇圭,脚穿赤舄,面情祥和肃穆,使人望之起敬。左右各塑一站立的男女童子像,为伺者状。暖阁背后的白色石灰墙上,绘着一幅黑色巨画,云端之上一条巨龙(四爪)昂首飞舞。“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卜子夏祠堂大门、东西厢房、正北祠堂明代塑像均被拆毁,仅剩正北明代大堂。东山墙上端包砖损落,露出土坯,厦上瓦有些破损,椽子有些腐烂,整体构架仍然完整。如能按照文物管理要求修旧如旧,保持原貌,再重新塑像,仍可恢复明代辉煌之貌。近年,向东移位,盖起了一座现代仿古建筑,进深不到两间。

  清涧村卜氏宗祠,又名卜家祠堂,位于卜家巷南场,坐北面南,有北房三间,与大门、围墙。据老人讲,祠内西山墙上有壁橱,正北中间供祀卜子夏牌位,两边是历代列祖列宗牌位,墙上挂有多幅列祖列宗名讳的挂幅。1941年10月,日军进攻禹门口,驻扎清涧村,全家逃往连伯村,1948年为避乱,全族逃往陕西朝邑,祠中物品遗失殆尽。土改中,祠堂被分。上世纪五十年代,村委会曾在祠中办扫盲班,据1953年任清涧联校校长的王志德老师回忆,当时清涧小学在卜家祠堂设一个班,李德仁老师任班主任。后来祠堂被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住在隔壁的卜子夏75代后裔卜三秃逝世,他的后人从其上锁的一间西房和东房内清理出木制牌位,有两三大筐。“文革”中挂于卜全朝、卜全才家的四幅列祖列宗讳名帛幅,被抄被烧。这些原都存于祠堂内。

  另外,明嘉靖戊申(1548年)秋八月,河津县令边之靖在县治(今河津老城)东建三贤堂,中间祀卜子夏,两边祀司马迁、王通。清康熙十一年,县令马光远重修。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河津老城搬迁时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