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综治 >

平安故绛 一路祥和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18-10-24 09:44

——绛县创新实践“枫桥经验”工作侧记


  在新时代,绛县把创新实践“枫桥经验”作为贯穿平安绛县建设、法治绛县建设的主线,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法治宣传全覆盖,画出综合治理“同心圆”;一村一警全方位,放稳综合治理“压舱石”;两会一队全天候,筑牢综合治理“拦洪坝”;街巷管理全景式,把紧综合治理“安全阀”,在城乡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法治宣传全覆盖,画出综合治理“同心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不变的初心,也是“枫桥经验”的核心和灵魂。为了充分发动群众,绛县在法治宣传上狠下功夫,通过不断加大平安建设工作中的法治引领作用,扎实开展个性化、精准化宣传,实现由单一的“漫灌式”向“漫灌+滴灌”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打造立体化、个性化、全时段、广覆盖的平安法治宣传新格局。

  巩固传统媒体。该县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涑源风采》等传统媒体,通过设置专栏、播放法治微电影、法治动漫、政策解读、以案释法、法律宣讲等手段,不断加大平安法治文化的渗透,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文,使宣传氛围“浓”起来。

  利用身边媒体。在各乡镇、农村广泛建立法治文化墙、宣传一条街,有效融入平安文化、传统文化、德孝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元素,使宣传方式“活”起来。

  构建新兴媒体。开发了“平安绛县”“法治绛县”两个公众号,充分利用“美丽绛县”“绛县网信办”“绛县公安”以及政法综治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公众号,灵活设置了法治动态、政策解读、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栏目,第一时间传递法治声音、第一时间发布政策法规、第一时间报道工作动态、第一时间解答法律疑惑,累计发布微信12000多条,解答咨询320个,使宣传时效更及时。

  打造流动平台。通过编印宣传小册子、明白纸、口袋书等,在各级服务窗口、基层乡镇、农村、社区服务平台及各类庙会、节日、大型活动现场等,向群众免费发放达100多万份。通过车站、店铺、广场、公交、出租车显示屏滚动宣传,实现了平安法治文化随处可见、铺天盖地,使宣传对象更精准。

庙会宣传.jpg

庙会上的法治宣传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达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文、路上有牌、街上有栏、台上有戏、墙上有画、掌中有信的全覆盖、无盲区的宣传效果,画出了综合治理“同心圆”,初步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


  一村一警全方位,放稳综合治理“压舱石”


  开展“一村一警”工作,是提升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能力有益探索,是践行枫桥经验、夯实基层基础的实际举措。鉴此,绛县不断推动“一村一警”警务前移,“一村一法律顾问”力量下沉到村到组到户,包村民警通过走访辖区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纠纷,指导安全防范,开展法治宣传等,实现了“村村有警,周周见警”,服务不缺位、优质化,放稳了综合治理的“压舱石”。

一村一警入户开展走访排查2.jpg

一村一警入户走访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实打实”,该县建立了“双考核”制度,一是由主管部门对驻村人员进行考核;二是由乡镇派出所、司法所对驻村人员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广大民警严格按照县上规定的“八个一”举措开展工作,即每周下村工作不得少于一天;每次走访群众不得少于5户;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村两委或村民代表会议;每月至少通报一次辖区治安状况及治安防范重点;协助、督促各村组建好一支群防群治队伍;按照“一标三实”要求,一天采集并录入系统的信息不得少于20条;每周至少获取一条有价值的线索、解决一个矛盾纠纷或法律问题;必须建好一村一档。

  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该县还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拓展联系渠道,与广大群众组成“QQ群”,结成“朋友圈”,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切实承担起联络员、管理员、调解员、服务员、宣讲员的职责,真正发挥了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全面彻底摸排调查,及时掌握维稳信息;广泛延伸警务触角,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作用,使群众感觉到党委政府就在身边、警察就在身边、法律就在身边、安全就在身边。

今年以来,全县有146个村实现了“零发案”,165个村实现了“零信访”。农村综治工作有了“主心骨”,随之而来的是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


  两会一队全天候,筑牢综合治理“拦洪坝”


  建立和完善“两会一队”,是推广枫桥经验,保障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必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两会一队”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绛县在队伍建设、管理、运行三方面做文章,进一步推动了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打击防范理念的转变,推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基层方法转变,筑牢了综合治理“拦洪坝”。

  该县将“两会一队”建设要求纳入“三基”建设内容之一,各村结合实际建立了《治保会工作职责》《民调会工作职责》《巡逻队工作职责》,明确了“两会一队”在矛盾纠纷排查、风险隐患整治、治安巡逻防控、情报信息搜集、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职责任务,并将“两会一队”建设写入《村规民约》予以保障。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两会一队”目标管理档案,完善定量考核和评比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两会一队”机构能常态化运转。同时,以县委文件下发(《“三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两会一队”运转经费不低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10.5万元的10%。通过建机构,定制度,保经费,明职责,广泛开展群众义务性巡防“红袖标”工程,建立了农村18岁—60岁义务轮流值班巡逻制度,落实了每个村5——10人的专职巡逻队伍,涌现出了基层人人热衷于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生动局面。

横水镇对辖区巡逻队员使用巡逻器材进行集中培训.jpg

巡逻队员进行器械使用训练

  目前,全县治保会共有636人、调委会625人、专职巡逻队员1306人、义务巡逻队超过5万人,有效解决了警力不足,治安防范能力有限的实际问题。工作中,全县各乡镇、村、社区除按规定组建了专职巡逻队、义务巡逻队、“红袖标”队伍外,还广泛开展了党员义务巡逻、平安志愿者巡逻、环卫工人义务巡逻、快递外卖义务巡逻、出租公交义务巡逻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工作。各乡各村、各行各业的义务巡逻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一张社会治安防控的“地网”,成为守护绛县平安的“流动哨、观察岗”。

  今年以来,“两会一队”共盘问可疑人员1200余人次,排查发现各类矛盾、隐患600余个,现场处置400余个,制止各类冲突或打架70余起,做到了各类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化、不激化,有效预防了“民转刑”案件发生。去年腊月,该县一名因感情纠纷失意的男子,在携带汽油、菜刀准备去岳父家闹事的途中,被一名出租车义务巡逻员发现,并及时报警,有效预防了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今年高考和中考期间,该县组织开展的“红袖标护考”行动,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好评。


  街巷管理全景式,把紧综合治理“安全阀”


  提升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要求。为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绛县除在上述几方面着力外,还在“街巷长”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上做文章,进一步擦亮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品牌,把紧了平安绛县建设的“安全阀”。

  推行网格化,层层全覆盖。该县出台了《关于实行“多员合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全县农村现有的各类协管员队伍全部进行整合,实行“多员合一、一员多责”,形成新的网格员队伍并重新确定职责,建立了县、乡、村、网格、街巷五级联动的格局,并将全县189个建制村、304个网格,进一步细化到1849个街巷单元。

  责任定明确,治理皆精细全县各村、小区,从村到组(楼),再到街巷(单元)均设立了“街巷长”,悬挂了公示牌,明确了“街巷长”的管辖范围、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等内容,使“街巷长”成为基层组织掌握本辖区各种信息动态的重要平台和落实“最后一米”责任的有力抓手。有事找“街巷长”如今已成为群众的口头禅。

  巷巷有人管,事事有人报。工作中,除了要求“街巷长”承担矛盾化解、隐患排查、信息上报等任务外,还与环境卫生、民意诉求、交通秩序、绿化管理、市政设施、安全生产、维稳安保、便民服务等多项工作结合起来,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街巷长报告,村干部报到。“街巷长”只管本街巷范围二、三十户,他们人熟、地熟,情况更熟,能随时了解东家长西家短,能随时将情况直通到村委会、居民组、网格长。村里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有效解决,对于疑难复杂问题,村干部随时入户进一步了解,并上报县乡有关职能部门处置,切实把问题解决在了基层,解决在了一线。

  在创新实践“枫桥经验”工作中,绛县培育了一批“盆景”式的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该县将总结固化成功做法,在创新制度、健全机制中进一步丰富“枫桥经验”的内涵,积极加大先进典型复制推广力度,努力变“盆景”为“风景”,聚“风景”为“全景”,真正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县遍地开花,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新时代“两乡五区”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王政林 李 昕 朱利民 孙少华 张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