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队伍建设 >

援疆法官陈璇:这是一场关于奉献与坚守的双向奔赴

来源: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11-17 10:05

当盛夏瑰丽的晚霞隐入地平线,一架来自山西的班机结束三千公里跋涉,平稳降落在新疆的土地上。我们一行7名援疆法官,怀揣着院党组“在新疆审判一线锤炼本领,实现‘走出去’与‘带回来’双向赋能”的嘱托,更怀抱着对法治信仰的初心,踏上了这片令人神往已久的热土。

1763345395585659.jpg

夏县法院援疆法官 陈璇

初至:跨越山河的暖流

从河东大地到天山北麓,初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的陌生与忐忑,迅速被一股股暖流融化。

1763345435298710.jpg

院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同事们日益浓厚的战友情谊,如同涓涓细流,在心底温柔涤荡。每天晨会路上不经意间四目相对露出的和善笑容,每周专业法官会议上案件研讨交流迸发出的思想火花,每月审判质效红黑榜上你追我赶的奋进姿态,这一切使我迅速切换角色,成为五家渠垦区法院大家庭中的一员。

当自己的名字第一次落款在五家渠垦区法院的民事裁判文书上,援疆之行有了实感,为期一年的审判之路真正拉开序幕。

深耕:法槌落处的温度

从大暑到立冬,我接过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法院刘洁法官的接力棒,在五家渠垦区法院速裁团队继续书写关于奉献与成长的故事。经过3个多月的耕耘沉淀,我承办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等各类民事案件90余起,结案率80%以上,调撤率达90%。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将“高冷晦涩”的法条转化成“温暖人心”的公正是法官作为法律裁判者的核心逻辑,将“一案起多案生”促推为“一事毕事事结”是法官作为法治践行者的柔性关怀。

1763345457287434.jpg

在审理一起原、被告为前翁婿关系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前岳父(原告)起诉前女婿(被告)要求其支付出借的购房首付款8万元,因该房屋系原告女儿与被告婚内共同购买,案涉借款为夫妻共同债务,依被告申请追加原告的女儿为第三人。

经过几番调解释明我了解到,原告起诉的原因并非为了金钱债务,而是在与被告的一次次通话联络中被冷淡刺痛而伤了心,一气之下诉至法院。锚定该起矛盾的堵点、难点,我与二人反复沟通,充分发挥好亲情传声筒和感情助燃器的作用,最终让原告放下执念,被告重拾感恩。

每一个案件都是一扇窗,透过它不仅能看到不同的人生,也能看到案件当事人困顿在某个人生节点的焦灼,而我们就是要践行“如我在诉”理念,通过一次次审判、一次次调解赋予法律条文人性的柔软与温度,驱散笼罩在当事人心头的阴霾,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星火相传。

滋养:胡杨林里的回响

六师的土地上,时刻涌动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长期屯垦戍边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在这里,我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滋养。

1763345481288017.jpg

每当夜幕降临,在昏黄的街灯下,法院大楼静谧而庄重,法官们办公室传来的纸张翻动声与键盘敲击声,交替谱写出工作日夜晚独特的奋斗旋律。每一个压缩休息时间伏案工作的身影,都烙印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这种对审判工作不提条件、不问付出、不计代价的奉献与坚守,犹如边疆守卫人民安居乐业的静默胡杨,又如天上照亮百姓万家灯火的璀璨繁星,无声播种着法治的生机与希望。这其中,亦穿插着山西援疆法官的身影。

何其有幸,与君一道,共赴此程。

通讯员:靳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