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分餐用公筷”应成为新风尚

来源:运城晚报 | 责任编辑:张晓婷 | 发布时间: 2020-03-26 09:27

  新冠肺炎疫情中,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外出已成为许多市民的好习惯。然而,还有一个细节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一起吃饭时,在桌上备公筷。

  为什么要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呢?从病毒传播途径看,除近距离飞沫之外,大家共同夹吃一盘菜恐怕是最普遍的“零距离”接触了。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暴发后,钟南山院士就呼吁过使用公筷。此次疫情期间,他再次强调使用公筷的重要性。那么,对于这场“餐桌革命”,大家怎么看呢?

1585186129373276.jpeg

  多一双公筷,情谊不会少

  许多人认为,在饭店和餐厅吃饭使用公筷比较卫生,可以接受,但在自己家里不用这么讲究,多一双公筷,反而觉得多此一举。

  “家里只有夫妻俩和孩子吃饭,使用公筷那多别扭。”家住市区锦绣花城的荆先生说,能理解,但是难改变。同时,他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跟朋友聚会我不会当提议者,如果这样做,其他人会怎么想,那太尴尬了”!如果餐馆主动提供公筷,大环境如此,那么自己的做法就不会显得小题大做、画蛇添足。

  疫情期间,一家人使用公筷公勺,不仅卫生健康、祛除病毒,还可以减少浪费、杜绝传染,同时还会添加亲情,让幸福倍增。

  市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市中医行业发展协会副会长闫爱武说:“现在很多人都有卫生意识,但是还没有意识到分餐和公筷的普及性很重要。改变习惯,关键在转变观念和认识,这次疫情会是一个恰当的时机。”家人、朋友在外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实际上是对在座所有人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互不见外”。

  主动用公筷,文明也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我们病从口入,而“分餐制”“公筷公勺”则是切断传染源的有效途径。餐桌上配备公筷,人们夹菜时主动使用公筷,防止“病从口入”,也防“病由筷传”。

  养成好的餐桌习惯,是对自己、家人和他人的健康负责。家住市区御溪苑小区的张女士最近刚给家里新添了家庭公筷,“我从超市专门买了新筷子,每副筷子上面的颜色都不一样,宝宝也有自己的筷子和勺”。最初几天,家里人不习惯,觉得太麻烦还生分,尤其是老公不配合。“他在外面应酬多,胃病总犯。孩子的肠胃比较脆弱,分餐使用公筷,这样对孩子的健康好。”随着疫情知识的不断普及,老公和家里的老人渐渐被说服,开始慢慢接受,谁的筷子是什么颜色分得清清楚楚。

  对于张女士的做法,闫爱武很赞同。她认为,减少疾病,应从细节做起,多一双筷子,多一把勺子,多一份安全。她说:“保持个人卫生,应该从家庭开始,家庭成员有自己固定的餐具,吃东西喝水就不容易拿错,建立健康生活习惯一定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分餐用公筷,等你来行动

  记者走访中发现,中高档酒店的氛围更容易推行分餐和公筷,而普通的小餐馆餐桌上很少配有公筷,人们用餐时,主动使用公筷的机会很少。

  “使用公筷太麻烦了,吃一口换一次筷子,用不了几下就换回了自己的筷子。”“饭店应该配有专门的公筷,公私筷要明显区别,要不吃着吃着就忘记哪双是自己的筷子,哪双是公筷了。”对于之前使用公筷的经历,家住市区学府嘉园的杨先生看法不少。关于分餐、公筷的使用,以往说得多,做得少。他说,这次疫情提醒我们,使用公筷、实行分餐制不能只是说说了,一定要付诸行动。

  近日,各地纷纷倡导推广分餐制,鼓励就餐使用公筷,修改餐饮管理规定,让大众逐渐认识到健康饮食习惯的意义,推动社会文明用餐。文明在进步,习惯成自然。当每个人都能自觉成为餐桌文明的践行者,“分餐用公筷”就会成为一种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