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队伍建设 >

永济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五四”青年节实践活动

来源:永济市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刘兰 | 发布时间: 2025-05-06 11:09

4月29日,永济市人民检察院团支部组织公益诉讼办案团队青年干警前往永济市博物馆、董村戏台文化遗址,寻访文物古迹、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开展了一场以“青春护文脉·检心传薪火”为主题的五四青年节实践活动。 

1746501092120013.jpg

永济市博物馆主要以城市建设和古蒲州变迁为主线,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图文说明、模型复原、实物展示、沙盘再现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永济市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形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干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了各个展厅,认真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直观感受历史变迁与文明传承,领略永济文化的独特魅力。

1746501107654711.jpg

董村戏台创建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距今已有700余年,原为三郎庙附属建筑,现庙已毁,仅存戏台。2019年10月7日,其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戏台形制、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元代建筑风格明显,木雕精致,是研究元代建筑、中古代戏台建制及戏曲发展的主要依据,见证了蒲剧千百年来的兴衰沉浮,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1746501130492186.jpg

干警们怀着敬畏之心,穿梭于遗址之间,用专业的目光审视每一处遗迹,以严谨的态度探寻保护之道,力求让这座700余年的古戏台在现代法治的守护下,重焕生机。

1746501153454030.jpg

“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作为检察人,我们要弘扬五四精神,让法治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实屏障。”一名青年干警感慨道。

近年来,永济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将古树名木保护半径从单体养护拓展至生态治理,依托"益心为公"平台构建全民守护网络,创新"一树一码"电子档案,同步开展辖区145棵古树名木环境整治及保护标识标准化建设;通过拆除文物周边违建设施、重点修复濒危古建筑,总结形成"保护性修复+文化活化"模式并在26处文保单位推广。下一步,永济市人民检察院将深度融合永济文化与检察职能,探索“公益诉讼+”多元协同治理模式,不断丰富“文化铸魂,赋能检察”的核心内涵,构建“生态护航+文脉传承+司法为民”三位一体的“鹳鸣”品牌特色,实现文化软实力与法律监督效能的"双提升"。

通讯员:孟新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