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举措推进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来源:运城司法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10-21 10:12
为有效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切实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2025年以来,稷山县司法局聚焦民生“急难愁盼”,以“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为抓手,通过“便民服务提质、宣传覆盖扩面、案件质量严管”三大举措,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温暖直达民心,持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与满意度。
便民举措“接地气” 法律服务“零距离”
“以前觉得法律援助离自己很远,现在在镇里就能找律师咨询,材料齐全当天就能指派,太方便了!”近日,在稷山县翟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刚完成法律援助申请的农民工张先生感慨道。这一便利体验,源于县司法局打造的“全域覆盖+绿色通道”便民服务体系。
据悉,稷山县司法局精选全县27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专业团队,构建“1个县级中心+7个乡镇站点”的服务网络。县级层面,在县综治中心一楼大厅设置固定服务窗口,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8小时安排人员坐班;乡镇层面,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每周轮流值班1次,每次服务时长不低于4小时,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协助、法律援助申请、普法宣传等“一站式”服务。
针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惠民工程特别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严格落实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三优先”原则,对申请材料齐全的群众,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指派”,最大限度缩短服务周期,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法治温度”。截至目前,该通道已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98件,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宣传发动“全方位” 知晓率提升“广覆盖”
“大姐,您看这个宣传册,要是遇到工资拖欠的情况,拿着身份证和相关证明,就能去县综治中心找律师帮忙,全程免费!”在稷山县太阳乡集市上,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正向前来赶集的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耐心讲解惠民工程政策。
为让更多群众了解法律援助“好政策”,县司法局创新宣传方式,组织法律服务团队深入全县9个乡镇(社区)开展“法治宣传进基层”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面对面解答群众关于婚姻家庭、劳动纠纷、财产继承等常见法律问题,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讲座23场,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让政策知晓率持续提升。
“以前不知道有免费法律援助,现在村里大喇叭讲、微信群里发,还有律师上门讲,遇到事儿再也不用慌了!”稷峰镇下迪村村民王大妈的话,道出了不少群众的心声。
质量监督“严把关” 法援服务“高质量”
“庭审中律师举证清晰、辩论有力,充分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后续要继续保持这样的办案质量……”近日,在稷山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农民工工资拖欠法律援助案件庭审现场,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庭审旁听,并认真记录评价意见。
为确保法律援助“既便民,更优质”,县司法局建立“全流程质量监督”机制,以“庭审旁听+案卷评查+受援人回访” 为抓手,全方位严把案件质量关。常态化开展庭审旁听活动,组建由司法行政干部、资深律师组成的旁听小组,每月随机选取10%的法律援助案件参与庭审旁听,重点监督律师庭审表现、辩护代理质量;每季度开展案卷评查,从案件受理、证据收集、法律文书制作等环节进行“细致打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受援人回访制度,案件办结后15日内,通过电话、上门走访等方式回访受援人,了解服务满意度及问题建议,形成“监督—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已开展庭审旁听 5次,评查案卷50余卷,回访受援人3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受援人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推动惠民工程从“有温度”向“高质量”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便民举措、扩大宣传覆盖面、强化质量监管,让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惠及更多群众,切实织密民生法治保障网,为稷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支撑。”稷山县司法局局长周旭泽表示。
通讯员: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