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风采 >

这名退役军人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调解员”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高佳琪 | 发布时间: 2020-11-13 19:35

“张司法”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调解员”了!近日,这个消息在芮城县南磑镇群众中不胫而走,老百姓说起来乐得就像自己的孩子获得荣誉一样。

1605267628327170.jpg

听说“张司法”是一名退役军人的消息后,我们走进了芮城县南磑镇司法所,见到了这位长期奋战在基层调解战线的退役军人。

老百姓口中的“张司法”,真名张鹏飞,1974年出生,1991年参军入伍第一年就光荣入党,1995年退伍后安置到县司法局工作,自2010年至今任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南磑镇司法所所长、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工作以来,先后被县政法委评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模范共产党员”,市司法局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省司法厅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省一级调解员。今年10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调解员”,所在调委会被评为“运城市规范化调解委员会”。

1605267647491730.jpg

主动请缨做调解

2011年8月,在熟悉了解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后,张鹏飞主动请缨离开芮城县司法局办公室的工作岗位,来到了南磑镇司法所工作。

面对选择,好多亲人同事不理解,他们说:“在县城机关多好呀,为什么下基层来?乡镇工作环境艰苦,事情多,何苦呢?”谈到初衷,张鹏飞这样说:“首先当时我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党和部队培养教育我多年,我觉得应该到乡镇基层去,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其次我也是一个农村娃,我的父亲原来也是村里的调解员,我这是‘子承父业’呀!”

初到基层司法所,张鹏飞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中,发现自己法律知识有所欠缺,他便拿出自己在部队时兼职文书的功底和钻研精神,一有空闲,便翻出《法律常识全知道》《山西司法》《山西法制报》等报刊书籍,认真学习领会,并把一些经典案例剪下来,贴到笔记本上,方便自己随时翻阅。

几年下来,张鹏飞做的笔记和剪报就有8本。“这些都是我调解的‘法宝’!除了给自己充电外,在调解时拿出这些实例,也显得更有说服力,调解的成功率自然也就高了。”

张鹏飞把军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将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群众眼里,他是解决问题的“定海神针”,专治疑难杂症,专解各种纠纷。群众信任他、相信他,长此以往,“张司法”这个亲切的“外号”便在群众中传播开来。

张鹏飞反复告诉记者:“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牢记入党誓词、入伍誓词,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群众圆满解决问题,是我最大的心愿。”

微信图片_20201113192127.jpg

勇挑重担解难事

在南磑镇司法所办公室的墙面上,整齐地悬挂当事人送给司法所的多面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着一段让张鹏飞难忘的调解故事。

2015年12月10日,该镇高金联村一私人养殖场发生一起建筑墙倒塌意外伤亡事件。镇领导把“维护伤亡者及家属的合法权益,迅速化解纠纷避免群体性事件”的任务交到了张鹏飞手中。接到任务后,张鹏飞立即制订调解方案,详细调查事故发生的经过以及当事人的治疗情况、经济状况等,倾听当事人家属的诉求,结合山东、山西两省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合理计算赔偿金额,反复做双方思想工作,经过5天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赔偿协议,使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2020年4月8日,张鹏飞接到芮城县公安局南磑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说有一起婚姻矛盾引发的的民事纠纷,目前双方家庭多人情绪激动,必须立即介入调解,否则容易转成刑事案件。张鹏飞接到案情后,立刻组织调解员,把双方当事人叫到调解委员会,进行登记调解。经过两天的反复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握手言和,避免了一场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10年来,张鹏飞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400余人,调解民事纠纷1770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5起,调解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制作调解协议750件,口头协议1020起,调解案例和经验先后被省市电视台和新闻媒体采访报道。面对荣誉和百姓的赞誉,张鹏飞谦虚地说:“在成都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服役四年,部队艰苦的环境和严格的训练锻炼了我迎难而上,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只是把这种精神运用到了平常的工作中,踏踏实实为群众解决了一些难事。”

  1605267722734712.jpg

牢记使命勇担当

2020年疫情刚过,司法所来了两个年轻人,说他们去年在南磑镇某企业打工,因为是口头协议,老板拖着2万多元的工资不给。张鹏飞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展开调查。企业负责人说把所有的工钱都给包工头了,随后张鹏飞联系到包工头,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礼讲政策,几经周旋后,包工头终于把事情的经过和拖欠的工钱写字画押。经过两天的调解,包工头和民工就工资支付事项无法达成协议,张鹏飞帮助民工走司法程序。在开庭审理时,因为双方没有合同约定,证据不好固定,张鹏飞就把调解笔录、包工头的签字画押件呈送法庭,出面为民工作证。农民工小常在拿到工资后,激动地握着张鹏飞的手说:“多亏“张司法”主持公道,敢于担当,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帮我拿到了应得的工钱。”

1605267764132502.jpg

在一次走访群众中,张鹏飞了解到该镇老庄村92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南乃荣,立过功,负过伤。因家庭纠纷无人赡养,老人在寒冬季节居无定所,村里百姓反映强烈。立即联合民政、妇联、包村干部为老人开展了法律救助,依法维权。通过走访群众,和子女谈心、讲法律、讲政策,经过不懈的努力,老人的儿子终于把老人接回家颐养天年。

别人不管的事张鹏飞管,别人解决不了的事张鹏飞解决。多年来,张鹏飞曾经通过微信,帮助辖区9名在广东打工的村民追讨工资,共要回工资23万元;化解了下窑村村民和村干部因为光伏工程征地引起的土地纠纷;和派出所民警联合化解了山底村杨某某因父亲打工身亡引起的停尸闹丧案件,避免了“民转刑”……

10年的调解生涯,张鹏飞对调解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调解员的职务并不高,但是在群众眼里却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我从事的是基层司法调解工作,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工作中一定要向军事动作那样有板有眼,要‘讲政策、讲法律、讲科学、讲信用、讲规矩’,要做到‘心中有法律、手中有办法、头脑有思维、脚下有步骤’,才能无愧于司法调解员这个岗位,无愧于退役军人的形象,无愧于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