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义工讲述他的戒毒故事
来源:法制网 | 责任编辑:崔志攀 | 发布时间: 2018-06-22 08:36
□戒毒故事
提要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朝吸毒,终生戒毒。但这并不意味着毒品无法戒除。吸毒人员朱国强(化名)历时22年,终于走出毒品的泥潭,涅槃重生,成功演绎了一段从吸毒到戒毒再到一名禁毒义工的“蜕变之旅”。
□ 法制网记者 唐 荣
□ 法制网通讯员 郭建欢 曾仔君
1973年出生的朱国强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1992年开始吸毒,强制戒毒3次。谈及过去的经历,朱国强感到既心酸又无奈。他说:“当初,由于我的无知和自负,没有经受住来自损友的诱惑,吸食了毒品,从此陷入毒品的泥潭无法自拔,成为毒品的奴隶,被其控制。”
虽然家人曾多次帮助朱国强戒毒,但是不论是劈头盖脸的怒骂,还是痛心疾首的劝导,都没能让他醒悟,依旧沉溺于“吞云吐雾”的生活当中。
1998年,朱国强被公安机关查获,第一次被送入戒毒所。从戒毒所出来没多久,朱国强便由于熬不住毒品的诱惑复吸了。2003年,他第二次被公安机关抓获,送到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
“因为吸毒我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因为吸毒,我伤透了家人的心。我多么渴望可以戒掉毒品,做一个孝顺的儿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这个梦想,朱国强努力戒毒,经过近两年的在所戒治,他重新回归社会。
然而,回归社会后不久,朱国强还是没能抵制住毒品的诱惑,开始吸食冰毒。2008年,他再次被送到深圳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
绝望、伤心一齐涌上心头,朱国强自暴自弃,消极参加教育矫治、康复训练和习艺劳动。针对他的情况,深圳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并没有放弃,多次与他谈心,耐心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引导他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学会有效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吸毒行为,鼓励他改过自新,勇敢地面对一切。
为了帮助朱国强改善家庭关系,所内民警主动联系朱国强的父母,及时向他们反馈朱国强的戒治情况,寻求他们的支持与理解。还安排朱国强的父母来所探访,让他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在大队民警的帮助和鼓励下,朱国强重新燃起戒除毒瘾的信心和对回归社会的期待,积极改造,努力戒毒。
朱国强出所后,戒毒所民警主动联系渔夫生命辅导中心,为朱国强提供帮扶辅导。经过渔夫生命辅导中心18个月的戒毒辅导,朱国强保持了良好操守。在辅导中心影响和鼓励下,朱国强决心留在中心做义工,积极参与到禁毒帮教、宣讲活动中,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朱国强多次回到戒毒所,以戒毒成功人士的身份现身说法,鼓励戒毒人员摆脱毒品控制。
至今,朱国强一直保持着良好操守,经常前往不同地方分享戒毒经验,用自己的故事警醒吸毒人员远离毒品,倡导大众拒绝毒品,同时不停地鞭策自己,坚定拒绝毒品诱惑的信念。目前朱国强累计参加戒毒帮教、禁毒宣讲活动20余场次,实现用生命影响生命、从吸毒者向助人者的转变。
回想起从前沉溺毒海、噩梦般的生活,朱国强说:“我近20年的青春都被毒品所吞噬,每天如同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做梦都没有想过,像我这样的人竟然可以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