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深入推进“一村一警”工作探访记
来源:运城长安网 | 责任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 2017-09-06 14:28
汾河波潮涌,绿树满春山,花红柳绿的5月时节,新绛县即将迎来“一村一警”平安建设现场会。
新绛县是运城市最早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全面部署大平安建设的县域。早在2013年,在时任县委书记邓雁平的部署推动下,县委县政府作出建设平安新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并多次召开推进会,使“一村一警”工作不断深入民心。四年多来,全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一条以平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成功之路,创造了平安建设的品牌服务效应。
“平安表”绘出一张源头防范网
“一村一警”在新绛推行四年多来,该县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始终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中。从上到下各级党政一把手手中,每周都有一张报表,这张由网络化管理表、九小场所摸排表、企业治安情况表、家庭风险评估调查表等汇总出来的平安报表,破解了平安建设系列难题。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飞说:“与其被动化解矛盾,不如主动消除隐患,在我们县已经成为上下共识。”
今年以来,该县公安局党委把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细化成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不断开拓创新,创新“互联网+民警”管理模式,激发群众共建平安意识,推动群防群治。通过开展“社会治安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十必访、十必到、十必做”和三查三保活动,组织各战区民警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为群众排查矛盾纠纷,调处重点信访案件,使“一村一警”工作逐步深入民心。
在本次大走访中,该县公安局从局长到民警,人人定任务,人人定目标,全面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家户,发放安全手册,重点抓住人口密集的街道,摸排案件线索。他们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栏、集会等开展宣传,让“一村一警”平安建设活动家喻户晓。北张镇结合农村古庙会的契机,在开戏前,包片副局长马根龙带领包村民警走进戏台,为群众分析辖区治安形势,讲解身边案例,现场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激发全民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意识。
走访入户时,包村民警采取“看、听、访、查、问”等形式,详细填写入户调查问卷,了解家庭人员基本情况、收入状况以及对公安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尤其对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民警留下在外人员手机号并与之取得联系,以便必要时及时提供帮助。
民警对涉爆物品使用点,疑似制造、储存、运输爆炸物品的黑窝点,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使用点等治安复杂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大家带着感情走访求“情”,带着问题走访求“细”,带着目标走访求“实”,充分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筑牢农村治安“防火墙”。
“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中,该局涌现出许多调处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古交派出所文立国、龙兴派出所马超利用娴熟的法律知识,为群众调解婚姻纠纷、赡养纠纷等,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和事佬”和“智多星”。
“十必做”织就一张风险保障网
近一年来,新绛县创新基层治安思路,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有效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的现状,有效做实基层基础工作,有效搭建警民互动共建平台。
为全面推实“一村一警”工作机制,该县公安局形成了局领导包乡镇,分管科室包片,派出所民警包村,组织网格员和信息员入户采集、无缝对接,协调“两会一队”发挥作用,层层分化,推进群防群治的“大兵团作战”格局。实行“十必做”联动工作法,运用无人机对辖区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航拍,根据航拍图对辖区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进行逐户走访,了解社情民意的同时,将各住户信息、家庭人口、经济状况以及是否在外务工、是否为重点管控人员等进行“三实一标”,再将入户走访到的信息进行录入注图,做到辖区底数清、情况明,大幅度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泉掌派出所利用“三实”信息标注的航拍图,通过精准定位,快速出击,两天内抓获微信传播暴恐音视频的违法嫌疑人卫某,配合稷山警方抓获了盗窃柴油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姜某。
三泉镇南社村的包村民警张凯推行“划小单元、分块管理、信息共享、无缝对接”管理模式,将三泉镇南社村的526户划分为11个网格,煤化园区33个大小企业和单位划分为10个网格,并公开选拔责任心强又熟悉情况的村民和保安队长担任网格员。每周召开一次通气会,通报辖区治安状况,防范要点,收集各类信息或隐患线索,提出解决建议和对策,并建立了微信群,及时快捷地提醒相关事宜,做到了一呼百应、随叫随到、互通有无、整体联动。
“互联网+民警”在“一村一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大大方便了辖区群众。龙兴派出所的席凯旋在走访居民时创建了气象路警民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发放各类安全提示信息、寻人寻物信息、失物招领信息共计200余条。气象路社区1000多户居民手中,都有席凯旋的警民联系卡,有事打个电话就能解决好多问题。钟楼社区包片民警李少川把辖区50多位独居老人的手机以“一键通”方式与自己的手机绑定。只要是老人们的来电,不论是咨询户籍业务的、还是反映噪音污染的或提供治安隐患线索的,李少川均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进行落实。新纺社区警务室在乡镇和厂方的支持下,多年坚持网络化和专业治安巡逻不间断,并安装了全覆盖的视频监控,形成了“天上有眼、地上有网”的立体防控机制,维护了社区的长治久安。
跳出小治安建设大平安
平安是群众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重要的民生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新绛县委政法委按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要求,一直坚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通过一步一步深化“一村一警”,以“人防、物防、技防”的综合手段,实现两手抓的良好局面,以每个乡村、每个社区的“小平安”,累积成全县的“大平安”。
泽掌镇包村民警光立强是全局有名的“一口清”,不仅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而且思路活、点子多,他将历史文化名村光村和治安混乱的大聂村作为大网格下的连片区,以“优”带“差”综合治理。他包片辖区的6个村连年做到刑事案件零发案,2017年第一季度治安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50%,做到发案少,秩序好的平安警务村居环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有所为,民有所回。”一张张警民联系卡,拉近了警民关系,群众及时向社区民警反映情况,提供线索。
今年4月中旬,北张村一村民种植圣女果的大棚被人在夜间烧毁,直接损失5万余元。一时间大棚种植户人心惶惶,都很担心自家大棚会成为下一个“目标”。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侦破,在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提取到作案嫌疑人的现场脚印,通过群众举报,很快抓获嫌疑人李某。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群众的大力协助下,去年至今,新绛县公安警力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打掉了以周某为首的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恶势力团伙,相继侦破了系列盗窃案,以及破坏农村电力设施、通讯电瓶、电缆案。同时,根据群众举报抓获逃犯22名,警方劝投17名,其中历年逃犯18名,外省市上网逃犯4名。
据统计,2017年1—4月份,新绛县刑事案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6%,128个行政村刑事案件“零发案”,呈现了“民警沉下去、案件降下来”的良好态势。副县长、公安局长姬凌鹏总是说,民警多干一点,群众就高兴一点;民警多干一点,群众就平安一点;民警多干一点,案件就能少发一点;民警多干一点,安全隐患就能少一点。
在新绛,“一村一警”有起点,无终点,县委政法委以深化平安建设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为统揽,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主线,大力构建平安共同体。在这里,“平安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新绛县全体民警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