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政法委书记微访谈

来源:运城政法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11-14 09:42

为深入贯彻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关于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全景展示全市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成果,深度聚焦各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社会矛盾纠纷高效预防化解机制运行情况,运城市委政法委特别推出“政法委书记微访谈”专栏,邀请各县(市、区)委政法委书记谈贯彻思路、亮创新举措、晒鲜活经验,加力助推运城市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全省走在前、作表率。

盐湖区
图片
盐湖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杨建帮

作为运城市唯一市辖区,盐湖区依托区位优势,紧扣中央及省、市委政法委部署要求,秉持“最大程度方便群众、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原则,探索创新“市区融建”模式。综治中心设置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等3大功能区,整合信访接待、矛调、诉调、行政复议、心理服务等8大中心常驻,开设人民调解、法律咨询、仲裁、行政复议等10个专业服务窗口,以“三卡两单一台账”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信访依赖”向“法治化解”转变,实现矛盾纠纷“能化解、真化解”。截至目前,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5%,群众满意度超98%。下一步,盐湖区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融建模式、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法治能力,积极为运城“一城两区三门户”建设贡献盐湖综治力量!

永济市
图片
永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岳峰

永济市综治中心在永济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紧扣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投资50余万元,打造了“平安幸福e家”信息平台,推动社会治理由“线下跑”向“网上办”深度转变。

平台集成矛盾纠纷一码通、民情速办等核心模块,横向联通政务热线、110报警系统和全市平安建设成员单位,纵向将端口延伸至群众“掌上”,全量汇聚各类矛盾诉求。后台固化“收集—分流—派单—监督—反馈”流程,实现闭环管理。通过平台数据驱动任务精准派发、进度动态跟踪、结果及时反馈,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试运行以来,市综治中心共线上受理各类诉求97件,办结92件。下一步,永济市还将整合法律咨询、社区服务、水电暖缴费等便民APP,将“平安幸福e家”打造成社会治理、便民服务一体化的智慧社区。

河津市
图片
河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李冬青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载体。河津市以“五有”“五个规范化”为抓手,高标准建设市级综治中心,并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基层治理“主阵地”。通过优化功能布局,实现群众“只进一门”便捷服务;健全运行机制,确保法治实施“一贯到底”;整合多元力量,构建矛盾“一站化解”高效模式;强化数据支撑,打造信息“一网统管”智治格局。一系列举措有效凝聚治理合力,推动形成“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的社会共识,为平安建设筑牢坚实基础。下一步,河津市将持续深化规范化建设成效,提升治理效能,让综治中心更好地成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

临猗县
图片
临猗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高瞻

临猗县综治中心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科学扩建中心场地至1760㎡,创新构建“三区四室”功能体系,形成“中心统筹、多元联动”治理格局;建立“常驻+轮驻+随驻”联动机制,健全完善《综治中心运行规范》等7项制度,达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创新探索村级矛盾纠纷意见收集箱服务机制,实现社情民意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自规范化运行以来,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23%,群众满意度达98.6%。下一步,将聚焦信息化建设方向,有序推动线上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切实将县级综治中心打造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万荣县
图片
万荣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委办主任
——徐晓凯

万荣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位于县委、县政府西侧,集法律服务、矛盾调解、诉讼服务、检察监督、信访接待、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劳动仲裁、行政裁决等功能于一体,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接待服务。自规范化运行以来,中心整合调解协会、法官调解、家事调解等多元力量,提升矛盾化解能力;引入行政执法力量参与调解与处置,拓宽问题解决渠道;创新典型问题发掘、多方研判与综合治理预防机制,增强源头治理能力。7月份至今,中心共受理纠纷113件,指派执法部门处置问题7件,开展专题研判11次,下达风险预警函17份。下一步,中心将围绕矛盾纠纷“进得来、接得住”,通过拓宽受理渠道、提升调解能力,进一步优化一站式解纷效能。

稷山县
图片
稷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邓炳瑞

稷山县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为路径,构建起“全域覆盖、资源整合、机制联动、智慧赋能”的基层治理体系。县综治中心围绕“五有”目标和“五化”标准,建成1300余平方米的“三区一厅四室”,形成“前端受理—专业调解—智慧调度—心理疏导”闭环链条,实现矛盾化解全流程覆盖。通过“常驻+轮驻+随驻”机制整合法院、公安等多方资源,并依托后稷和谈室、“平安小院”等特色平台融入人文关怀,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23%,真正做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下一步,稷山县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与智慧赋能,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强化网格作用、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新绛县
图片
新绛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郭波

今年以来,新绛县强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运行,努力实现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科学分区。规范设置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三大区域,既相对独立、又连成一线。整合资源。以常驻、轮驻、随驻模式,整合16个部门力量,为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提供坚实基础。创新机制。县人民法院龙兴法庭整体入驻,与劳动仲裁机构协同实现“调解-仲裁-审理”的无缝衔接。注重办理质效。中心运行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40余起,特别是依法化解了郝某工伤纠纷、李某病患赔偿等典型案例。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实践,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与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为平安运城、法治运城做出贡献。

绛县
图片
绛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瑞轩

今年以来,绛县围绕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将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示范区创建的首要任务,投入500万元建成办公面积2800余平米的中心。中心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防控,以“硬件筑基、机制立魂、服务赋能”推动治理从有形向有效跃升,打造“枫桥经验”县域实践样板。中心构建“10+N”制度体系,明确“常驻+轮驻+随驻”部门权责边界,统筹“平安小院”与绛山人民法庭力量,实现联动化解;推行“首接负责”机制,标准化拆解纠纷处理流程,确保诉求有人接、有跟踪。推动法官、调解员下沉,提供家门口的专业化服务。下一步,中心将搭建智慧治理平台,整合案例资源,优化线上线下协同流程,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

垣曲县
图片
垣曲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广彦

垣曲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位于县城正中心,精细设计,4200平米独立办公大楼,设置规范、分区明确、布置科学,成为县域社会治理“新地标”。“三驻”搭台聚合力。根据需要,采取常驻、轮驻和随驻“三驻”模式,实现“中心搭台、部门唱戏”,“一站式”便捷服务。“三督”衔接强保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采取督程序、督时限、督结果“三督”方式,为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三台”互通提效能。打通综治实战指挥平台、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和“雪亮工程”调度平台信息数据,实现矛盾纠纷线上汇聚,调处化解动态跟进,调度指挥精准高效。下一步,垣曲县将紧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利契机,在硬件优化和高效运行两端发力,争当高效社会治理排头兵。

闻喜县
图片
闻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徐剑昆

闻喜县综治中心紧扣服务群众、实战实用、统筹联动目标,新建1600㎡综治工作阵地,实现“综治中心+多元赋能”模式。综治中心+“五龙治水”。创新“五龙治水”协同联动化解机制,构建五部门联动的矛盾化解新格局,通过信息共享、会议研判举措,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建设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智慧中枢,整合3500余路视频监控,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全县治安区域全覆盖。综治中心+“队伍筑基”。高标准建设县乡综治中心、村级枫桥工作站,推行网格员“月主题、月考核、月通报、月约谈”管理模式,实现三级动态管理。下一步,闻喜县将深度融合信息化与综治工作,强化部门联动衔接,为平安县城建设筑牢根基。

夏县
图片
夏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郝晓峰

今年,夏县紧扣“五有”目标,扎实推进“五个规范化”建设,聚焦“三个更加”发力。一是搭建“7+3”模式,凝聚工作合力:3月完成中心整体搬迁,实现诉讼服务、检察服务等“七中心合一”。二是落实“6+6”机制,保障运行顺畅:制定《工作流程图》,健全受理登记、分析研判等“六大机制”与电话、书面等“六大督办”方式。三是用好“2+1”平台,强化“一网统管”:依托省综治信息平台,搭建夏县综治预警防范平台,实现人、房、事“一网统管”,构建县乡村三级联防联控机制。今年全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23起,信访接待327件(同比降7.3%),刑事立案157起(同比降35.4%)。下一步,夏县将进一步理顺县级综治中心运行机制,并加快推进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与信息化建设。

平陆县
图片
平陆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杨志强

平陆县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建立“登记—分流—办理—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实行“受理有台账、分流有方向、办理有跟踪、结果有反馈”,群众诉求办结率达92.86%。组建“政法委领导+法律专家+调解员”指导团队下沉一线,会同镇村干部开展“靶向攻坚”,先后破解疑难纠纷5件。建立110非警务警情化解处置台账,按照“村级化解、镇级攻坚、县级兜底、中心回访”分类销账154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平安不出事”。下一步,平陆县将加快化解矛盾纠纷“一案一码”信息化平台运行,推出“虞快调”特色调解品牌,努力蹚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平陆路径,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芮城县
图片
芮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大王镇党委书记
——王柱兵

今年以来,芮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聚力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一杆子督办、一张网赋能“五个一”,实行统一受理、快速响应、分流转办、联动处置、督办问效“五步走”,做强县级综治中心,“一站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目前,6家常驻单位同台服务、12家轮驻部门协同发力、2家社会组织进驻支持、9大调解室“化干戈为玉帛”、3大心理服务室“润心解忧”,配套23项工作制度闭环管理,实现782件群众诉求“一站清”,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芮城答案。下一步,我们将接续打造全市示范标杆,持续巩固优势、增强实战,不断建强矛盾化解“主阵地”,切实为百姓排忧解难,筑牢基层治理和谐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