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村口的减速带让人倍感踏实

来源:运城晚报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7-08 09:54

以“绣花功夫”织密交通安全防护网

“村口的减速带让人倍感踏实”

1751939837109564.png

隐患时时查

1751939891227098.png

完善安全线

1751939932791987.png

增设减速带

为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连日来,运城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通过科学优化交通组织、强化设施改造、深化宣传教育等举措,系统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在永济市第三中学路口,一项创新性交通组织改造引发关注。“我们将停止线、斑马线后移,在此处施划了‘月牙’形内轮差警示区域,并在路侧增设彩色非机动车道。”日前,刚结束晚高峰勤务的永济交警大队城市中队负责人樊国成介绍。此前,大队接到群众反映该路口信号灯配时不合理。随后,大队实地勘查并制定整改方案。本月,该路口交通安全设施已全部改造完毕。

“我知道这个‘月牙’形区域是大货车右转弯时的内轮差危险区。过马路时要远离这里,前几天交警叔叔刚到学校给我们讲过。”一名小学生指着警示区域认真地说。入夏以来,永济交警大队通过优化交通组织、严查交通违法、创新宣传形式等多项举措,持续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

值得一提的是,除即时调整交通标识外,大队还延伸宣传触角,组织民辅警深入校园开展“知危险 会避险”主题教育活动,以互动实验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安全认知体系。

万荣交警大队采用“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模式,高效完成上级部门督办的4处隐患整改。在G342国道的一隐患处,大队事故科联合交通运输局、公路段专家实地踏勘,形成高标准治理方案,分阶段、分路段实施改造工程。“我们建立隐患整改‘验收销号’制度,每处点位整改后须经第三方机构安全评估,形成‘排查-整改-验收-反馈’闭环管理。”万荣交警大队负责人表示,系统治理后该路段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实现群众投诉零发生。

临猗交警大队针对农村地区事故特点,创新实施“四个强化”举措:深入镇村主干道排查交通事故多发点及隐患路段;联合基层村“两委”和网格员,动态掌握二轮电动车、农用车违规载人等风险信息;按照“警力随警情、时段动态调配”原则,强化路面巡控;增设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路桩、减速带、反光镜等安防设施,并督促乡镇落实道路养护责任。“现在过村口有减速带,转弯处能看清反光镜,开车踏实多了。”北辛乡村民张泽成指着新安装的交通安全提示牌说。

盐湖交警大队事故设施科等部门运用大数据分析锁定高风险点位,实施“一点一策”精准治理。在中心城区学苑路等主干道,通过无人机测绘优化渠化岛布局,同步调整信号灯配时方案,实现高峰时段“相位优化、绿波协调”效果。“每处治理点位都要经得起交通模拟推演和实况检验,真正将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盐湖交警大队负责人表示,精细化改造使辖区重大隐患整改率大幅提升。

“通过精细化改造,辖区重大隐患整改率提高,这些路段的事故率也随之降低。”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标准、严要求的设施改造,为道路安全筑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今后他们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人防、物防、技防立体防护网,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