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永济市开张镇 “情理法” 巧解收割季难题

来源:运城司法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9-25 10:21

九月的永济,秋阳漫过开张镇的田野,某村293亩机动地里的高粱穗沉坠着金黄,眼看就要迎来收割季。可这片本该充满丰收喜悦的土地,却被30多万承包款纠纷搅得气氛紧张。村集体急切希望收回这拖欠的30多万承包款,而承包户申某则因经济紧张,急需收割、售卖这293亩高粱才能支付,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关键时刻,永济市开张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以 "法律为纲、情理为桥",不仅成功化解僵局,更守住了村集体的资产权益,也护住了农户全年的生计希望。

纠纷缘起
承包款与收割权的"两难困境"

双方于2023年5月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申某承包某村村南293亩机动地,租期三年(2023年6月10日至2026年6月9日),需每年 5月25日前结清下一年度 35.16万元承包款。直至2025年6月底,申某表示 "经济困难,再宽限一段时间",直到9月初仍未付承包款。村民坚持 "集体资产不容拖欠,必须维护全村利益",提出 "先付款、再收割" 的强硬要求;而申某则愁容满面:手头确实没钱,高粱尚未收割变卖,实在无力支付。若不让他收割,一年辛苦付诸东流,更没有钱支付承包款。一边是集体利益的刚性约束,一边是农户生计的现实困境,双方互不相让,矛盾持续升级。丰收时节的喜悦,被紧张的对立气氛所取代。

调解攻坚
从"各执一词"到"握手言和"

面对僵局,永济市开张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迅速行动,专职调解员马红忠、杜建民联合值班律师王涛,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开启了一场艰辛的调解之路。调解初期并不顺利。第一次召集双方见面,仅几分钟就因意见分歧过大而不欢而散。但调解团队并未气馁,转而采取分头工作的策略。白天,他们顶着烈日奔波,与村主干谭某及村民代表促膝长谈,一方面肯定村集体维护公共利益的正当性,另一方面结合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耐心解释申某的实际困难,劝说集体适当让步;傍晚,他们又前往申某家中,倾听他的苦衷、安抚情绪,同时明确告知 "按时履约是合同义务,集体资产关乎全村人利益",引导他换位思考。

1758766989365508.jpg

为摸清实际情况,调解人员多次前往 293 亩机动地现场,查看高粱成熟度,核算种植成本与预期收益,核实承包款用途及村集体的实际需求;面对村民质疑,他们反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详细说明调解进展与农户困境,争取理解和支持。一周时间里,正式调解会开了 4 次,私下沟通更是不计其数。调解员始终坚守公平公正的底线,既不偏袒村集体的 "刚性诉求",也不忽视农户的 "生存困境",在法律框架内积极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和解落地
一份有"温度"的调解方案

2025年9月9日,在开张镇调委会的见证下,某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与申某正式签订调解协议,双方均对协议内容无异议,当场明确了各自在后续高粱收割、款项支付等环节的责任与时间节点,达成共识。协议签订后,申某全力组织收割,9月15日,293亩高粱全部收割并售出。拿到售粮款后,申某第一时间付清余款,纠纷圆满解决。

1758767008169357.jpg

锦旗致谢
见证调解成效与民心所向

承包款结清后第四日,某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代表,捧着 "尽职尽责解民忧,倾心调解暖民心" 的锦旗来到开张镇调委会。代表握着调解员的手感激道:"你们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既收回拖欠的承包款,又没耽误申某收成,没让任何一方受委屈,这面锦旗是全村对你们的感谢,更是对开张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信服!"

1758767053885362.jpg

余音:基层调解的 "开张样本"

农村纠纷的根源往往是 "柴米油盐" 的实际问题。处理这类矛盾,不能只 "照本宣科" 讲法律,更要 "接地气" 懂民情:调解员需一手托着法条、一手托着人情,在法律框架内用情理搭桥,让纠纷化解既有 "法律的硬度",更有 "民生的温度"。开张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用行动证明:只要带着泥土味、人情味、法律味,再大的 "僵局" 也能变成 "活棋"。

通讯员: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