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诚之心破心防壁垒
来源:运城司法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7-29 10:21
社区矫正工作者是迷途者身边的引路人,是社会稳定的守护者。他们以一颗赤诚之心穿梭于街巷之间,用专业消解隔阂,用耐心融化坚冰;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付出传递温暖,为每一个渴望新生的灵魂点亮希望之光。
我叫史圣娜,是万荣县司法局高村司法所的负责人,自走进这间司法所、踏上这片土地,已然六个春秋。
初到司法所的那段日子,社区矫正工作于我而言,是全然陌生的领域。那些社区矫正对象,在我心里曾被简单地贴上“坏人” 的标签,仿佛他们的世界只有灰色。直到真正走近他们,听他们讲述过往的故事,我才猛然惊觉,原来这个群体并非天生带着 “顽劣”的印记。
他们中,有人曾是火场里逆行的优秀消防员,用热血守护过生命;有人曾是商海中搏击的成功企业家,用智慧创造过价值......他们踏上歧途的缘由,或许是一念之间的冲动,又或许是生活重压下的迷失。可究其根本,还是心底那根对法律的敬畏之弦未曾绷紧,才让人生偏离了轨道。我的社区矫正对象冯某某和高某某,他们的故事,便是这一切最鲜活的注脚,轻轻触动着我对这份工作的深层感悟。

从“暴躁老汉”到“热心邻里”冯某某的蜕变
58岁的冯某某因故意伤害罪接受社区矫正。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入矫报到时脾气暴躁、目中无人,见了我便轻蔑地说:“就这么个乳臭未干的小女娃还管我呢!”
我早对他的情况做过了解,村民说他性格怪癖、独来独往,是个老信访户,因土地确权与兄弟多次起纠纷,这次更是因中间人调解时动了刀,差点闹出人命。我不禁犯难,这样的矫正对象,该如何走进他的心里?
起初,他每周报到时,我都单独陪他聊天,劝他遇事三思,多想想家人。后来家访时,我发现他其实勤快能干: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晒柿饼外销,年底还会用机器帮人炒花生,总乐呵呵地跟我讲他的 “生意经”,说 “日子一定要过好,不能比别人差”。看着他眼里对生活的盼头,我由衷欣慰。
渐渐地,村里人都说他变了,遇事沉稳了,对家人多了关心,对邻里多了耐心,甚至主动参与公益。解矫那天,他握着我的手说:“感谢这段经历,让我有勇气重新面对生活,现在咱是朋友,有事打电话,我随叫随到!”
朴实话语里藏着的是卸下防备后最赤诚的改变。那一刻突然明白,真心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付出。当我们放下预设的标签,以滚烫的真诚去靠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隔阂,终会在日复一日的倾听与接纳中消融。原来所谓焐热坚冰,不过是用一颗心的温度,唤醒另一颗心对生活的热忱。这份懂得,成了我扎根基层最珍贵的收获。

从“绝望主妇”到“重拾生计”高某某的新生
42岁的高某某离婚后生活拮据,因协助组织卖淫罪接受社区矫正。入矫宣告时,她把头埋得极低,眼泪止不住地掉。
那次家访,我才知晓她的过往与现状:曾经开着美容店的她,因经营不善没能撑下去,如今带着心智发展相对迟缓的孩子,在生活的泥沼里艰难支撑,每一步都刻着不为人知的坚韧。
看着她眼底藏不住的疲惫与倔强,我心里泛起一阵酸涩,便立刻联系了人社部门,反复沟通后为她寻到一份物流配送登记的工作。工资不算高,却能让她在兼顾矫正的同时,就近照顾孩子,也为生活添了份实在的依靠。或许这点帮助微不足道,但能让她肩上的担子轻一些,便觉得值了。

生活有了着落,她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眼里也重新有了光亮。一天,她怯生生地跟我说:“我想再开美容店,多挣点钱给孩子治病。”那语气里带着一丝忐忑,却又蕴藏着对未来的憧憬。我当即笑着回应:“好啊!等你开业了,我一定带着同事们去捧场!”
话虽简单,却是我发自内心的支持。之后,我帮她联系合适的门面,仔细审查租赁合同的每一个条款,生怕她再受委屈。看着她为筹备开业忙前忙后,脸上是久违的、为生活奔波的充实与喜悦,我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这份对生活的热忱,如此动人,让我更加坚信,只要伸出援手,就能点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冯某某和高某某的故事,只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缩影。六年里,我见过太多迷茫与挣扎,也见证了太多蜕变与重生。
我渐渐明白,唯有心与心的交融,才能织就理解的锦缎;唯有情与情的碰撞,方能点燃共鸣的星火。这般灵魂的相认,足以打破世间所有隔阂,让每一份困顿都能被温柔接住,每一颗迷茫的心都能找到栖息的港湾。

我们不只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引路人。每当看到他们因我们的努力而改变,我便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这份工作,给了我责任,给了我自豪,更给了我幸福。
扎根这方热土,我会一直带着“真心相待化解心结,倾心施矫重塑新生”的初心,陪更多迷途者走出低谷,看他们重燃对生活的热爱,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
通讯员: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