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民生守安澜 司法护航母亲河
来源:新绛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刘兰 | 发布时间: 2025-08-18 10:41
2025年8 月 15 日,第三个 “全国生态日” 如约而至。新绛县人民法院古堆泉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以实际行动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紧扣水资源保护与汾河生态治理核心任务,围绕 “保民生、促发展、守安澜” 工作主线,开展了系列普法宣传活动。
汾河作为山西的 “母亲河”,其安澜与否直接关乎沿岸群众的生计福祉与区域发展根基。新绛县人民法院组建由资深法官领衔的专业团队,深入汾河流域重点区域,将法律宣讲台搬到生态保护第一线。在新绛县供水公司,法官们实地察看了居民供水水网工程运行情况,详细了解了水源地保护措施,结合供水行业特点召开了普法座谈会,针对水质监测、水源地周边环境管控等法律问题提供了专业解答,为保障群众 “饮水安全” 注入法治动能。

企业是生态保护的重要责任主体。在某企业施工现场,法官们重点了解了企业水网改造进展,对其主动对接公用供水管网,合理取用水给予肯定,强调 “保护地下水就是守护子孙后代的生存根基”,引导企业在发展中严守生态红线,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汛期将至,汾河防洪安全牵动人心。在汾河大坝施工现场,法官们结合 “全国生态日” 主题,向施工人员讲述了汾河治理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历史上汾河决堤曾致洪水进城,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创,守护安澜就是守护家园。” 他们叮嘱施工单位绷紧安全之弦,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严把质量关,让防洪设施真正成为群众的 “安全屏障”。

在浍河入汾口这一生态敏感区域,法院设立临时法律咨询点,直面群众关切。针对村民提出的 “工程建设是否影响作物采光” 等实际问题,法官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细致解读,既引导群众理解支持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意义,又要求施工单位优化作业方案,在工程推进中兼顾农田保护与作物生长,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的双向平衡。
此次活动不仅让生态保护法律法规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更推动形成 “司法引导、企业担当、群众参与” 的多元共治格局。新绛县人民法院古堆泉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将持续深化生态司法实践,以常态化普法、精准化司法服务,筑牢汾河生态保护的法治防线,让安澜汾河滋养两岸、惠及民生,为美丽新绛绘就更深厚的生态底色。
通讯员: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