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身份诈骗13万!民警抽丝剥茧,揪出潜逃23年的在逃人员!
来源:运城公安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7-21 10:31
称“有关系”能安排工作
诈骗他人13万元
停用通讯工具
企图隐匿行踪、逃避制裁
......
近日,运城公安破获一起用假身份诈骗案,民警抽丝剥茧锁定嫌疑人的同时,发现该嫌疑人还是一名潜逃23年在逃人员!7月11日,河津市公安局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化名“崔黎明”)抓获归案。
案件回顾
报案:轻信“关系”,13万元打水漂
2025年6月28日,河津市公安局接到市民宁某报警,称其被一名自称“崔黎明”的男子诈骗13万元。宁某陈述,“崔黎明”吹嘘自己“有关系”能为其安排理想工作,在取得宁某信任后,以需要“打点”为由索要钱财。然而,钱款交付后,“崔黎明”便失去联系,宁某这才意识到被骗。

(受害人部分转账、聊天记录)
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侦查。然而,初步调查发现,“崔黎明”提供给受害人的身份证件系伪造,其使用的手机、微信等所有通讯工具均已停用。
突破:细微线索现转机,锁定神秘“恩”字人

(犯罪嫌疑人伪造的证件)
面对困局,办案民警转变思路,多次与受害人宁某进行深入细致的交谈,力求挖掘更多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嫌疑人自称是盐湖区人,前几年家中父亲去世,且其真实名字中可能包含一个“恩”字!
民警兵分两路:一路赶赴盐湖区,调取近十年来的户口注销人员信息,重点筛查符合“父亡”、“名含恩”条件的家庭;另一路则继续扩大线索摸排、深度分析研判。
锁定:迷雾渐散,真凶竟是23年在逃人员!
经过两天两夜的逐一排查比对,民警的目光锁定了一户李姓家庭。该户中,一名符合年龄特征的男子信息出现异常,办案民警火速赶往该男子户籍所在村庄进行走访。当民警拿出“崔黎明”的照片让村民辨认时,真相终于大白:照片中人正是该李姓家庭的成员李某某!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李某某竟是2002年因涉嫌拐卖妇女儿童被上网追逃、潜逃至今长达23年的在逃人员!

(办案民警走访群众)
确定了“崔黎明”就是潜逃23年的李某某,抓捕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李某某异常狡猾,案发后便销声匿迹。此时,负责信息研判民警传来捷报:发现了李某某在介休市的活动轨迹!
抓捕:60度高温蹲守,终擒狡猾“双面人”
7月10日,办案民警马不停蹄赶赴介休市。围绕李某某最后出现的区域,民警展开了严密布控。经过十余小时的细致摸排,次日中午,民警在一家理发店门口发现了李某某驾驶的电动摩托车,然而,其藏身的小区楼房密集,门牌不清,无法精准定位其住所。
为不打草惊蛇,民警决定蹲点守候。时值酷暑正午,地表温度突破60摄氏度!但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着往来的人流,不敢有丝毫松懈。

(办案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
当晚7时许,一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民警的视野中——正是准备回家的李某某!守候多时的民警迅速合围,一举将这名潜逃23年、又化身诈骗犯的“双面人”成功抓获!
告破:正义终降临,双重罪恶终坦白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仅如实供述了使用“崔黎明”假身份实施诈骗13万元的犯罪事实,更交代了其23年前犯下拐卖妇女儿童案后隐姓埋名、四处藏匿的逃亡经历。至此,一桩诈骗案牵出的陈年积案终于告破。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已被河津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民警提醒
运城公安提醒广大群众:
警惕“托关系办事”陷阱: 声称“有关系”能解决工作、入学等事宜并索要钱财的,多为诈骗。请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切勿轻信他人承诺。
核实身份信息: 涉及大额钱财往来时,务必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信息,谨防伪造证件。
告诫不法分子: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任何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终将失败。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通讯员: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