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苑 > 表里河东 >

董村元代戏台:从历史深处迤逦而来

来源:运城新闻网 | 责任编辑:王俊晰 | 发布时间: 2021-09-07 16:00

1631001744414487.jpg

董村元代戏台

  

  □记者 薛丽娟 实习生 吉梦琳

  中国戏剧文化历史悠久,尤其元代是其发展的重要时期。由此,作为戏剧艺术载体的戏台也随之勃兴。在永济的卿头镇董村就保留着一座元代戏台,也是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月31日,秋雨绵绵,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董村,在该村委会对面便是这座古老的戏台。古砖石瓦,红门木柱,在细雨的映衬中,更显得静谧安逸。没有了曾经戏曲连台时的人声鼎沸和喧嚣,雨水沿着屋檐细细密密落下,古戏台更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

  精巧的戏台构建

  董村戏台坐南朝北,朱栏灰瓦在雨天更突显出它的年代感。虽历经七百年风雨,但依旧可以从其雕梁画栋中,窥见戏台当年的繁盛光景。穿越岁月长河的古代建筑艺术,总是令人惊艳。

  戏台下有一米多高的石砌台阶,沿着东侧的石阶走到戏台上,抬头仰望,可见戏台内部全是木架构成,木雕精致、形制古朴。

1631001827736697.jpg

  

  据永济市文物局保护股股长黄国强介绍,董村戏台始建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在乾隆二十六年和嘉庆二十四年有过两次重修,形制与构建基本还是保持了元代的风格。2014年永济市文物局争取上级专项资金60万元对其进行了修缮。

  “看!这垂下来的雕花木柱,叫垂花柱。中间柱头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还有的如花蕾含苞待放,雕刻精致。这是中国传统木建筑的一种构建,用垂花柱出挑屋檐,不仅节约空间,还有装饰效果。”黄国强说。

  戏台内部屋顶自下而上收缩,中间圆梁与方梁纵横交错,看似杂乱却规矩有致。这样“悬梁吊柱”,不仅美观,而且开阔,让人不禁惊叹古代工匠的智慧。

1631001890875087.jpg

  ▲戏台顶部的垂花柱

  在戏台正中间,一块书写着“遏云楼”字样的牌匾十分醒目。

  黄国强告诉记者,这是一块光绪二年的匾额,“遏云楼”寓意戏台里上演的戏曲音律优美,连路过的云都因陶醉其中,而停留了。

  牌匾下有六扇木门隔板将戏台分为前后台,两侧是可开启的扇门,供演员“出将”“入相”。现在通往后台的木门上了锁,也是为了文物保护之需。门扇、隔板、立柱上的花卉、龙凤、戏曲人物等彩绘装饰,即便有的模糊不清,依旧不失风采。

  走下戏台,站在对面望去,整个戏台的构造更加清晰明朗。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两侧的墙体与普通垂直的墙体不同,呈八字,像一个大三角形,颇具威严感。

1631001959438599.jpg

  据介绍,这种结构在那个没有扩音设备的年代里,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音响设备。其充分利用了声学原理,能把舞台内演员演唱的声音充分吸收至穹形顶内,经垂花斗拱折射,削弱噪音,再将声音清晰地传送到戏台周围各个角落,使在场观众都可以听到演员原汁原味的演唱。

  更令人惊叹的是整个戏台不见一根钉子,梁与梁之间的衔接全部为榫卯。榫卯结构是我国古代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即使在地震的情况下,也能减少影响。这样的结构让戏台数百年屹立不倒,不禁让今人感叹古人的伟大智慧。


  动人的传奇故事

  这座古戏台除却古建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村落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它从历史中走来,建在村中代代相传,背后必然有它的故事。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樊社管说,

  村子虽然名为“董村”,但村中董姓人家并不多,那为何名为“董村”呢?据说,唐代以前,这里叫李家庄。因为唐中期,该村出了一位贤人董晋(字混成),官至宰相。他兴修水利、安抚灾民,深受皇帝和百姓赞赏,可谓一代名臣。乡民为纪念他的仁德,改村名为“董村”。

  “以前,在村门楼上有一横匾,上面就写着‘唐名臣董混成故里’。”樊社管说。

  而关于这座古戏台的建造,还有一段传说。据村民赵中有介绍,这座戏台被当地人称为“三郎庙戏台”。

  相传元朝至大年间,朝廷初定,边关不稳,国内连年灾祸,民不聊生。一日,元武宗梦见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地动山摇,銮殿摇摇欲坠。此时,忽见一位巨人单臂将大梁撑起,顿时雷停雨住,山河安然。于是,皇上口述此人身高相貌,让画匠们画像,并下旨派人全国寻访,务必找到此人。

  官兵在蒲州府发现一人,如画像所绘,便不由分说将其带回了京城。此人正是董三郎。董家有三个儿子都很优秀,特别是三郎,不但勤劳、知识渊博,还重孝道。有几年村里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董家多次打开自家粮仓救济灾民,还常在家门口支锅舍粥,方圆百里都知道董家乐善好施,是大善之家。

  董家不知三郎身犯何罪,又怕皇上问罪遭牵连,便把董姓改为樊姓,意为平凡百姓,还有人改为范姓,寓意模范人家。所以,这也是至今董村为什么樊、范两姓较多的原因。

  董三郎被带进京面圣,皇上见三郎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和梦中所见一般模样,心中甚是欣喜,下意识将手搭其肩上,并肩而行。文武大臣见此情景,忙提醒道:“快快谢过万岁搭手并肩之恩!”三郎当即被封为“搭手平肩王”,伴君左右。三郎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便向皇上提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疏通河道、引水灌溉……他还提议分地给民,让人人都有田可种,提倡尊老爱幼,打击贪官污吏,深受百姓赞扬。

  当三郎听说母亲思儿心切,哭瞎了双眼,便奏请回乡。皇上感其孝心,派人在董村建了一座“万寿宫”,让他可以在此居住,同时侍奉母亲。

  

绵延的戏剧文化

1631002021746872.jpg

  ▲“遏云楼”牌匾

  后来,人们为纪念三郎仁孝,为他立了一座三郎庙,还另外建造了戏台。

  现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月初十,村里依旧有古会,村民会专门请戏曲名家来连唱三天大戏,借此纪念三郎,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逢唱戏之日,附近的乡亲们赶来者颇多。

  据赵中有回忆,在他们小时候,村里还有娘娘庙、三郎庙、马王庙、两座戏台,规模宏大、建造精巧。那时逛庙会、看大戏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活动。

  戏台不仅是古代建筑的珍贵样本,更是戏剧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

  可想而知,这座从元代就屹立在此的戏台,它见证了元杂剧的鼎盛衰落,也陪伴着蒲剧延绵至今。

  几百年来,这座古戏台寓教于乐,劝恶扬善,鞭挞丑恶,高台教化。时光荏苒,你方唱罢,我方登台,热闹而厚重。当锣鼓响起,台上依然演绎着我们耳熟能详的《西厢记》《天仙配》《窦娥冤》《单刀赴会》等经典剧目。

  戏台上一部部经典戏剧的呈现,讲述着历史和现实。台上台下的人不断变化,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可只有古戏台经历百年沧桑,依旧巍然屹立。它像一位智慧的长者,深沉、安详,讲述着乡村美丽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