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苑 > 表里河东 >

黄家堡南门城台及观音庙:城市古建承载的乡村记忆

来源:运城新闻网 | 责任编辑:王俊晰 | 发布时间: 2022-04-19 10:11

在楼群林立的城市行走,看到迥异于水泥楼的古建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4月3日,从永济市区东环路经过,路北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三个醒目的大字——黄家堡,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不少城边的村庄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现代称为城中村,并不鲜见。但是这个黄家堡引人注目的是,在巨石的后边露出了一角古建。再仔细一看,巨石旁边有文物保护碑记,虽然只是永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可以肯定,这不大的古建已经进入当地文物保护单位的视野,而且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9.jpg

  黄家堡南门 资料图

  绿树翠竹掩映的清代建筑

  走近古建,发现旁边的文物保护碑上写的是:黄家堡南门城台及观音庙。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此处至少有三处古建,其一为南门,其二为部分城台,或者叫城墙,其三则为观音庙。因为是中午吃饭时分,庙外的铁栅门挂着锁。附近一位正在晒太阳的村民说,这里有几位村里的老妈妈值守,现在可能回家吃饭去了。

  观音庙规模不大,但是门口绿树青竹,安祥整洁,气象不凡。能在庙门口栽植一丛青竹,可见当地老百姓的文气与诗意。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是文人墨客与画家钟爱之物,这一丛秀竹,给街市黄家堡村增加了几分味道。

  黄家堡,顾名思义是黄姓人家居住的地方。问过那位村民,果然,现在堡子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姓黄。与他交谈时,有三四个村民从街上走进来,热情地与他交谈,能看出来,他们之间如亲戚般熟稔与亲热。这样的状态,是现代城市生活中让人向往的邻里关系。

  那位村民说,他自己就姓黄。听家里老人讲,这里原来不叫黄家堡,而是叫杨家堡。不知是多少年前那场年馑,姓杨的家户中有的饿死,有的逃亡去了外地,留下了一个空堡子。后来,姓黄的一家从外地来,住在这里,人口多了后,便把堡子名改成了黄家堡。

  记者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也有人说,此堡原叫肖家堡。到底是杨家堡还是肖家堡,现在已经不可考。不过如今叫黄家堡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看来,村名的变迁常常隐藏着历史的大事,沧海桑田的起伏,不动声色,却又庄严肃穆,富有沉甸甸的质感。

10.jpg

  残碑“绍先启后”

  文物考察记录的详细信息

  记者在现场拍了些照片,又与永济市文物局办公室主任祁涛联系后,了解到了更为详细与准确的信息。

  据祁主任介绍,黄家堡南门城台及观音庙位于永济市城东街道黄家堡村南。

  文物考察资料显示:黄家堡南门城台坐北面南,夯土结构,外裱青砖,进深4.87米。南北面各劵有一门洞,南立面上嵌有砖匾——望翠屏。望翠屏左右各刻有纪年,右侧为嘉庆甲戌年(公元1814年)季秋之吉,左侧为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重修。

  仅从门匾上的“望翠屏”三个字来看,可确定黄家堡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中条山脚下,从堡子出来,抬头便可见眼前的中条山,翠绿如画,像一道美丽的屏风倚在南边,让人望去感到安宁与欣慰。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山水的依恋,不仅因为它们承载着美好与希望,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物质馈赠,最主要的是,它们是天然的屏障,能够阻挡外来入侵者。望翠屏,说的是自然,也是心情,令人感到愉悦与安适。小村的古建里隐藏着古人的诗心与画意,为村庄平添了几分典雅。而从旁边所刻的纪年来看,从公元1814年建成至今,这南门至少已有208年的历史了。

  黄家堡南门的北立面砖匾刻字:多益。如果说,“望翠屏”三个字在文学表达中属于写景抒情外加写意外,那么,“多益”二字则属于议论。这两个字理性地告诉人们,堡子里建起大门对全体堡民有着莫大的益处,既可保卫平安,又可从此向南去往古官道,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砖匾的右侧有“乾隆乙巳小春之吉”,乾隆乙巳是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由此可知,南门北边立面的修建时间更早一些,至今已经有237年,其城台东侧现仍保留有长约2.4米、厚约2.6米的夯土堡墙,夯层厚约10cm。据永济市文物局的资料记载,2012年春,黄家堡村民曾对门楼西墙进行了修缮保护。

  观音庙位于南门城台南约10.6米,坐南面北,为清代建筑。正殿面阔一间,进深四椽;两侧各建有耳房,耳房与正殿前廊相齐,面阔一间,进深一椽,单破硬山建筑。2012年春,村民也曾对观音庙进行了一定的修缮保护。

  2017年,运城市文物技术服务中心对黄家堡南门城台及观音庙进行了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当年3月,该中心组织了黄家堡南门城台及观音庙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总预算24.5万元,该工程于5月开工,9月份完工。2020年4月23日,黄家堡被永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1.jpg

  琉璃光彩不凡

  一通残碑留存的“绍先启后”

  “绍先启后”这四个字是在黄家堡观音庙附近的一块断碑上发现的字样。它的大意为:继承先祖的经验,启迪后来者的智慧。

  从这块关于观音庙修葺的残留碑文推测,观音庙是在清代由村民自发集资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让大家共同遵守“向善慈孝”的生活准则。修好庙宇,是为了绍先启后,传承一种与人为善的好村风、好民风。据碑上记载,工程由黄文瑜等人募化资金,村民们绝大多数参与了修建,鸠工庀材,有的出钱,有的出力。出的钱有几十文的,有几百文的,从碑上能看清楚的是有一位叫孙增栋的乡民,捐钱850文,其他还有700文、200文不等。

  令人感慨的是,这通碑上还记载了当年一些商家捐款的情况,如:复盛典、公义恒两位店主各施钱400文,隆盛店施钱260文。还有屈生珍、田世康、雷维汉、王逢吉等,也都捐了善款。

  与过去考证过的碑刻不同的是,这通碑上还详细地记录了当初施工者的名字,如:木,孟文印;泥,杨文;画,张归仁;石,黄福清;土,黄得名等,这些足见当年人们的精细与周到、认真与负责,与今天人们将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刻在建筑上以示负责,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碑刻字迹漫漶,有许多名字已经看不清楚,但是撰文者的名字还比较清晰:候补正八品官员——敕授修职郎候铨儒学正堂黄必选拜撰;华郡儒学生员督理导源黄兆崙敬书丹。两个人的称谓都比较长,可见当年人们对读书之事的严肃与对读书人的敬重。

  从网上找到一些老照片,观音庙古建上还有琉璃瓦,虽然时光久远,但依然光彩不凡,就像当年那些热心公益、对生活充满向往与追求的人们的心愿一样,穿越历史风雨,依然闪着光。

  据村民讲,村里过去每年逢节要唱戏。人们唱颂着悠久的历史,也歌唱着美好的现实。(记者 张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