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从问号到感叹号,打官司有疑惑找“老卫” 

来源: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08-25 10:40

“公平公正是基础,释法说理是关键。”河津市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如我在诉”理念,贯彻落实全流程司法释明工作要求,聘请退休法官卫民生同志,成立了司法释明中心“老卫工作室”。

1756089686476855.png

2025年5月7日上午9时许,20多位民工来到河津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讨薪,因程序上不符合立案条件,立案人员告知后,当事人仍不理解,原本平静的大厅顿时嘈杂起来。相邻的司法释明中心卫民生闻讯赶来,问明情况后,确定了3名代表,带领他们到工作室进行沟通。

茶水倒定,老卫劝大家不要着急。随后他从书柜中抽出《劳动争议维权指南》,翻阅到相关条文向代表释明:“大家反映的问题属于劳动报酬纠纷,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劳动争议,应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仲裁裁决’,也就是说,应该先到人社局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再来法院起诉,这样才符合法定程序。”随后,老卫就仲裁相关规定、申请材料、所需依据等问题,向代表们作了详细的解释和告知。

“老卫,经你这么一说,我们心里就亮堂多啦!后续问题想请教你怎么办?”回到大厅,面对20余名工友,老卫说道:“电话留给大家了,以后有啥问题,随时和我联系!”掌声中握别,老卫目送大家离开了诉讼服务大厅。

1756089722690202.png

法官队伍的成长需要薪火相传,“老卫工作室”除了发挥司法释明的作用外,还逐渐成了同志们日常工作交流和司法传承的平台。

这天中午临近下班,年轻的小李法官开完庭后,径直来到“老卫工作室”,就刚开庭的案子向老卫同志吐槽:

“这是一起劳务纠纷,原告仅凭微信聊天记录向被告追讨工资,被告死活不认。法庭调查推断,活是实实在在干了,钱是实实在在欠了,但原告证据不足,若按法定程序驳回起诉,原告实属可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使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后果……”

老卫听完,认为案子重点要在调解上下功夫:要结合庭审调查情况,先“背对背”跟原被告双方聊清楚,把利害关系掰开了揉碎了讲,让他们自己想明白。要让原告知道,证据不足硬扛下去,最后可能啥也得不到,被告也需清楚,真要是欠人家的,就是想赖也赖不掉。最后,再让他们“面对面”坐下来,把法理、情理摆到台面上,把丑话说在前头,尽最大努力调解。调成了,俩人心气顺了,矛盾也化解了,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

小李法官紧锁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卫叔,刚才我还一头乱麻,您这一说,现在知道该咋弄了!”第二天,小李法官欣喜地告知:“卫叔,案子调解啦!”

“老卫工作室”自2025年4月成立以来,通过融合“法、理、情”的工作方式进行司法释明,共接待当事人102人次,释明案件50件,其中,诉前引导18件,诉中辅导12件,诉后疏导20件,同时,审判业务答疑百余次。对外司法释明、排忧解难,对内答疑解惑、司法传承,“老卫工作室”为减少“衍生案件”、提升司法公信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讯员:靳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