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平安建设 >

“联调联动”整合部门资源 “特事特办”传递司法温度

来源:运城司法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王云欣 | 发布时间: 2025-11-27 10:15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张某与孙某夫妇骤然离世。留下20万元存款,两名尚在读书的女儿和两位年迈老人。上大学的继女张某萱刚知晓身世,对爷爷奶奶满是抵触;古稀老人刘某强夫妇痛失独子,执着于养老保障。法定继承的刚性边界与亲情撕裂的柔软痛点激烈碰撞,这笔“保命钱”俨然成了系住全家的“死结”。永济市开张司法所主动靠前,启动“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以多部门联调联动为钥匙,在法、理、情的交织中“拧开”症结,让破碎的亲情重归温暖。

横祸骤至:二十万存款撕裂亲情纽带

2025年深秋,一则噩耗传来。张某与妻子孙某的骤然离去,让本就微妙的家庭关系瞬间绷紧。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张某萱,自幼随母亲改嫁至张家,直到近期才知晓自己的身世。在她心中,20万元存款是母亲与继父起早贪黑的血汗钱,理应用于自己和10岁妹妹张某琳的教育与生活,爷爷奶奶无权参与分割。

1764209915163373.jpg

调解现场,这个刚成年的姑娘情绪几度失控,泛红的眼眶里满是防备:“我妹妹才上小学,我读大学全靠助学贷款,没这笔钱我们姐妹俩怎么活下去?”而另一边,年过七旬的刘某强夫妇正承受着老来失子的锥心之痛,孙女的强硬态度更让他们寒彻心扉。张某英老人抹着眼泪哭诉,丈夫刘某强则始终沉默,指间的烟卷燃了又灭,烟灰缸里堆积的烟蒂,无声诉说着老人的悲痛与执拗。

更棘手的是遗产支取的现实阻碍,银行明确要求,存款支取必须办理继承公证,而法定继承人涵盖继女、未成年子女和两位老人,各方情绪对立、诉求僵持,公证手续根本无法推进,纠纷陷入僵局。

特事特办:司法所勇挑调解重担

“这起纠纷,调解的不仅是遗产,更是老人的养老希望、孩子的未来依靠,还有断了线的亲情。”接到求助后,开张司法所立即启动“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抽调所内资深调解员、法律顾问组建专项调解小组,敲定“法理筑基、情感破冰、多方联动”的三步走调解策略。

首轮调解从清晨延续到深夜,气氛数度剑拔弩张。张某英老人的哭诉、张某萱的辩解、刘某强的沉默,织就一张充满委屈与隔阂的网。各方始终各执一词,调解员反复测算法定继承份额、逐句解读法律条文,却难以撬动僵持的局面。

后续几轮调解依旧陷入拉锯。调解小组迅速研判,若单纯照搬法律条文,虽能快速结案,却会让老人养老无着、孩子生活堪忧,更会彻底斩断本就脆弱的亲情。“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找到兼顾各方权益的‘最大公约数’,给两个孩子的未来稳稳托底。”调解员们达成一致共识。

联调联动:多部门织密解困保障网

纠纷牵扯法定继承、未成年人监护、老人赡养等多重法律关系,尤其继子女继承权认定与身份认同的情感症结交织,单靠司法所的力量难以破局。调解小组果断调整策略,采取“背靠背释法、面对面融情”的方式,同时联动多部门形成攻坚合力。

对刘某强夫妇,调解员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文上门,既讲解“父母对子女遗产享有法定继承权”的规定,更重点阐释“应当为未成年人保留必要遗产份额”的立法初衷,用“老人要养老,孩子要成长,都是张某的牵挂”的亲情话语,逐步化解老人的执念。对张某萱,调解员单独与她促膝长谈,从继父张某生前送她上学、为她申请助学贷款的往事说起,唤醒姑娘心中的父女温情。

1764209934400130.jpg

针对老人的思想摇摆,调解小组联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多次上门,用乡邻间的养老故事、村里的帮扶政策打消老人顾虑;针对张某萱的身份心结,调解员特意请来她的班主任和同乡长辈,从旁观者视角讲述张某夫妇对她的疼爱,帮她解开身份枷锁。与此同时,一场跨部门协同作战同步展开,民政办加急办理孩子的孤儿补助手续,明确补助标准;公证处开通“绿色通道”,公证员加班审核亲属关系证明、事故认定书等材料,出具公证书;农商银行加班支持,确保遗产分割后能及时支取。司法所、民政办、公证处、村委会、农商银行多方联动,构建起无缝衔接的服务闭环,彻底打通程序梗阻。

情法相融:和解协议续接亲情纽带

“协议里的每一个条款,都改了不下十遍。”负责起草协议的调解员坦言。为兼顾各方诉求,调解小组反复测算修改方案,既为老人保留了足够的养老费用,又明确划出专项资金用于两个孩子生活教育开支,还约定由村委会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当最终版调解协议摆在各方面前时,调解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各方在协议上郑重按下红手印的那一刻,没有激烈的争辩,只有眼角的泪光和释然的叹息。

从剑拔弩张到心结尽解,这起特殊继承纠纷的化解,正是开张司法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司法所打破“单打独斗”的调解模式,以“联调联动”整合部门资源,用“特事特办”传递司法温度,让法律的刚性规定与亲情的柔性关怀完美融合。

此案的化解,不仅解决了一起遗产纠纷,更破解了继子女身份认同的心理难题,续接了断裂的亲情纽带,彰显了基层调解“调顺民心、调稳根基”的核心价值。未来,开张司法所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用更贴心的服务、更务实的举措化解矛盾纠纷,让法律有温度,让亲情有依靠,为平安永济、法治永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基层司法力量。

通讯员:王凯